創業,重在“創”字,起在“創”字,創即“創意”、“創新”、“創造”,而我們經常所說的“點子”,即是這幾個“創”的一個濃縮,創業網(www.fswenwen.com)從2006年11月17日起推出“賺錢金點子”故事聯播欄目,讓我們在這里聆聽“金點子”,開拓思路,開啟財富之門。同時本欄目歡迎投稿。投稿信箱:chuangye#vip.sohu.com(請將#改為@)
上期鏈接:創業網“賺錢金點子”故事聯播之二十二:女廠長的“半糖主義”
2006年12月9日 第二十三期
留心政情,捕捉商機
政治形勢的變幻對經濟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中國老字號中,胡開文墨店最善于透過政治形勢來捕捉商機。
胡開文墨店是由績溪商人胡天柱在1872年設立的。為什么叫“開文墨店”呢?原來,南京貢院有“開天文運”的匾額,胡天柱截取了其中“開文”二字來作為店號。胡天柱這人十分精明,他在開設胡開文墨店時,為了防止別人搶走他的好生意,形成獨家壟斷市場的局面,立下了家規,以后不許再用“胡開文”做招牌,只許用“胡開運”作招牌,以示新老有別。
但是,胡天柱的六房曾孫胡貞益卻不以為然。胡貞益認為,制墨開店,旨在獲利。胡開文店老名重,已經創出牌子了,為什么不去好好利用呢?另起爐灶,豈不是事倍功半?所以,他不顧家人反對,在蕪湖設立了胡開文墨店制墨出售。
胡貞益開店的過人之處就在于他有十分敏銳的政治意識。從選擇店址開始,他就將政治意識運用于其中了。
為什么要選擇在蕪湖開墨店,就是因為其中政治因素在起作用。
因為,蕪湖從政治的角度而言,具有以下四大優勢:
第一,太平天國革命失敗之后,清朝開科取士,恢復科舉考試。蕪湖作為太平府文壺考試之地,舉人學士匯集,對墨寶的需求量極大。
第二,太平天國中,蕪湖成了兵家的必爭之地,而舊有的制墨業在戰爭中凋零敗落,尚未恢復,一時間需求旺盛而產不應供。
第三,明清以來,私家講學著述成風,各地書院講授經史,以備考試。蕪湖書院不少,各地的莘莘學子都集中到這里,墨寶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第四,蕪湖是著名的米市,商船米棧,多如繁星,經商寫賬,耗墨不少。
基于以上考慮,選擇在蕪湖開店便成了一種必然的選擇。
胡貞益對經商的門道十分精通。他認為,市如流水,商似行云。要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競爭中引導企業,生存發展,就必須隨時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在抓市場行情方面,胡貞益特別側重抓政治形勢的變化。
政治風云變幻,往往會對市場發生深刻的影響。
辛亥革命以前,文化專制,科舉取士,學在官府,因此,墨寶的銷售對象主要是官府文童。加上口岸開放,蕪湖作為商埠之一,大量的貨物都集結于此,市場轉旺,一般商家算賬寫牌,對墨寶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針對這種情形,胡貞益規定企業的產品結構是8∶2,即高級名墨占8成,普通墨寶占2成,主營高級名墨供文人騷客們使用。
辛亥革命之后,廢除科舉,推廣辦學,全國各地學校林立,這一變化對徽墨的影響極大。胡貞益審時度勢,馬上將產品結構由8∶2調整為3∶7,即普通型墨寶占7成,全力發展適應一般民眾需求的產品。
由于普通墨寶生產成本低,生產速度快,銷量大,企業很快又大賺其錢了。而那些不識時務的商家,對市場結構的變化缺乏敏感,反應遲鈍,不少人虧了本,還有不少倒閉了。
胡貞益的的成功,就在于他善于抓住市場結構的變化,反應靈敏,以政治情勢變化中捕捉到有利的商機,及時轉換,從而立于不敗之地。
創業網cye點評:從政治形勢變換中抓商機,從政策變化中抓商機,從大型事件中抓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