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辰溪土雞生性好斗,在辰溪縣以散養在農戶家中居多.農戶家里最多不過養百十來只雞,這些雞還可以到處溜達,碰面的機會少,自然斗的就不兇.可在舒遠良這里上千只土雞擠在一個院落里,低頭不見抬頭見,土雞打斗的情況嚴重多了.
舒遠良的妻子 何天云:“好多雞尾巴上面的毛被啄掉了,被啄掉后有些還長出新毛,里面還有血流出來,那些雞就跟著那個紅色,看著有紅色跟著它追,追著它啄,有些雞就被啄死了。”
如何讓土雞之間少打斗不抓毛呢,舒遠良開始咨詢一些養雞專業戶,他們給出的意見是土雞可能缺少營養,至于缺少什么營養,答案可是五花八門了。
舒遠良:“些人認為缺維生素,有些人認為是缺多維 微量元素,有的認為是缺什么氨基酸。”
常言道有病亂投醫。舒遠良也不清楚自家的土雞到底缺少什么營養元素,干脆買來多元混合維生素,一股腦給雞吃了下去。過了一段時間后,舒遠良發現土雞叨毛的現象絲毫沒有減輕,于是他又想了個轍.

舒遠良:“是添加沙子,河沙,添加沙子也可以減少啄毛的現象。”
記者:“為什么要加沙子呢?”
舒遠良:“因為就是有利于雞胃里食物的磨碎,第二個呢,它那個沙子的體積把雞胃脹大了,雞就有一種飽食感。”
舒遠良以為土雞飽食終日,就該相安無事了。哪想到喂飽了的土雞打斗起來更起勁。就在舒遠良和土雞抓毛問題一直糾纏不清的時候,四個多月過去了,第一批土雞到了上市的時候.這時舒遠良才徹底地認識到雞毛的重要性。
舒遠良:“就是說這一批雞至少有60%的毛色差一點,它分幾個等級,毛色好的價格高,賣11元一斤,毛色差的就賣8元9元一斤,全部沒毛的就5元錢一斤。”
這樣的結果讓舒遠良傻眼了,原來被吃肉的土雞到頭來還得按毛論價。著急之余,他只得和經銷商鐘吉榮在價格上較勁了。哪想到鐘吉榮根本不吃這一套,一句話,愛賣不賣。
經銷商 吉榮:“他不愿意賣,他怎么賣掉,不賣他自己吃掉嗎,商品的東西要搞好看,要美觀,沒有毛不好看,別人不要。”
鐘吉榮也不是故意壓價。在辰溪縣,消費者都喜歡買活雞,特別是在過節送禮的時候,雞毛好的土雞能增添喜氣,讓人討個吉利,因此毛好的土雞最受歡迎。另外,雞毛的好壞還是辰溪人判定土雞是圈養還是散養的標志。
經銷商 吉榮:“散養的一般不會啄毛,它有一個大的飼養場地,圈養的數量多了就要啄毛。”

散養的辰溪土雞一般是32元一公斤,可舒遠良的土雞缺了毛就跌了身價,最差的雞只能賣到10元一公斤,市場的考驗讓他著急了。自從養上土雞,舒遠良每隔20多天就進一批雞雛,四個月的功夫,雞場里存欄的土雞已經突破了5000只。難道這些土雞最終也是毛少價低的命運嗎?看著舒遠良著急的樣子,他的老同學給他出了最后一個狠招。
舒遠良的同學 張梅香:“惟一的辦法就是要切嘴。”
記者:“這是什么?”
舒遠良:“切嘴機,腳踏式切嘴機,這就是切嘴巴的。”
切嘴這招夠狠,但也真見效果。切后的土雞嘴變成平頭了,土雞即使再打斗,可是沒了利嘴就再也不能叨掉對方的毛了,舒遠良家里的土雞終于有了一身漂亮的毛。很快,舒遠良把這些漂亮的土雞送上了市。不過經銷商鐘吉榮照例給他當頭一棒,壓價。理由是雞毛雖好,雞嘴卻破損了。
經銷商 吉榮:“壓他價,那個價就沒那么高。”
記者:“壓他價壓到什么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