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 吉榮:“公雞別人賣6元他賣3元一斤。”
記者:“母雞呢?”
經銷商 吉榮:“他的母雞賣八九元一斤。”
記者:“比別人一斤少了四五元?”
經銷商 吉榮:“對。”
雞毛不好被壓價,雞嘴不好也要被壓價.舒遠良兩口子在抱怨市場的同時開始擔心起自家土雞的出路。那段時間,舒遠良兩口子每天除了喂雞,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做能讓土雞的毛長得漂亮,還不需要斷嘴.一天,舒遠良的妻子看舒遠良轟趕即將抱窩的老母雞,想到了過去老人常用的一個土辦法.

舒遠良妻子 何天云:“我就想到,我記得我們以前那時候我奶奶那個時候
就那個羽毛,就是那雞呀,尾巴上面那個寬一點的羽毛,扯一根,就往鼻子里面一穿,一穿就好像那個還有效果。”
當妻子把這個老辦法告訴舒遠良后,舒遠良一下來了靈感。他馬上想到要是能給雞戴上一個能遮住眼睛的眼鏡,也許就能解決土雞抓毛的問題,他決定試一試。
記者:“當時是用什么剪的?”
舒遠良的兒子 舒春秋:“是那個塑料片,本來是這樣的,剪成一個長方形,然后對折,把它中間的部分剪掉。”
記者:“這就成了?”
舒遠良的兒子 舒春秋:“然后把這里定型,就成這樣了。”
舒遠良:“2005年六七月份的時候,那時就開始做,手工做,我小孩和侄子到我的養殖場,我讓他們晚上和我一起做。”
第一批眼鏡做得很粗糙,塑料靠涂上紅漆來遮光.做出來的眼鏡上沒有橫梁,只能用鐵絲來代替.
舒遠良:“當時的眼鏡不那么好放,因為那個鐵絲穿過去,很多雞都被穿傷了,都出血了。”

記者:“雞也不是那么老實的?”
舒遠良:“對,我們穿的過程中要兩個人,一個人固定土雞,一個人拿鐵絲穿。”
當這些眼鏡給土雞帶上后,舒遠良一家人樂壞了,他們發現自己辛苦好多天做出的眼鏡真的給雞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舒遠良的兒子 舒春秋:“戴上了之后吃食的時候,看得不太準,沒有看準,走路的時候搖搖晃晃的。”
舒遠良妻子 何天云:“我說這個雞像個醉漢一樣的,,看到有時候雞打架雞追雞,有時候雞在前面,它又看不到了。”
土雞戴上眼鏡后打斗抓毛次數大幅減少,慢慢地,舒遠良夫婦還發現了土雞戴眼鏡的另一個好處.
舒遠良妻子 何天云:“它不怎么東跑西跑了,增重就快點。”
2005年9月,舒遠良帶第一批戴過眼鏡的土雞上市了,這時經銷商鐘吉榮發現舒遠良的土雞非常漂亮,而且還沒有斷嘴,他再也沒理由壓舒遠良的價了。
經銷商 吉榮:“他養的雞跟散養的一樣了,我們就方便了,不用去農戶家里收。”
眼看著眼鏡能起到這么大的作用,舒遠良找到模具制作廠好好設計了一下,做出了現在這種輕便實用對土雞還沒有傷害的眼鏡.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舒遠良還把眼鏡用在了野雞身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舒遠良:“像我給雞戴眼鏡這個方法,那我的價格就比切嘴巴的方法1000只土雞多賺一萬多元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