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重在“創”字,起在“創”字,創即“創意”、“創新”、“創造”,而我們經常所說的“點子”,即是這幾個“創”的一個濃縮,創業網(www.fswenwen.com)從2006年11月17日起推出“賺錢金點子”故事聯播欄目,讓我們在這里聆聽“金點子”,開拓思路,開啟財富之門。同時本欄目歡迎投稿。投稿信箱:chuangye#vip.sohu.com(請將#改為@)
上期鏈接:聯播之八十三:將成人玩具模型店做成生意
2007年2月8日 第八十四期
小小“葉畫”居然讓我半年賺20萬 周末,劉曉經常開著她那輛豐田車離開喧囂的都市,去武漢市郊區東西湖附近的一個農場,不過她可不是去度假,而是專程去采集一種野生的樹葉!在那些小小的樹葉上,劉曉不僅實現了她的藝術理想,還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找到開啟事業大門的“金鑰匙”
今年25歲的劉曉是武漢人,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母親把希望寄托在劉曉身上,從她小學二年級開始,就送她四處拜師學畫。可后來由于父親下崗了,家境變得窘迫,劉曉在填報高考志愿時,主動放棄了美術專業而選擇了普通的專業,因為她知道,學美術每年光學費就得花8000元。但她內心深處,并沒有放棄對美術的熱愛,只要有空,就會跑到美術系去聽課。
大學畢業后,劉曉被分配到市港監局工作,負責板報、宣傳畫、展示板的工作,但她很快就對這樣枯燥乏味的工作沒有任何熱情了,她開始有了辭職的念頭。
2002年國慶節期間,劉曉的同學約她去杭州旅游。她帶上畫夾欣然應約。在杭州的最后一天,有人介紹劉曉去看“水幕電影”。天色漸晚時,隨著人群一陣驚呼,湖中噴起一塊巨大的水幕,看似和噴泉差不多,然而當電影畫面投影在上面時,一種動感而虛幻的熒幕美感就躍然而生。
劉曉睜大眼睛看著電影,覺得不可思議。她突然意識到,電影載體的突破是否同樣可以在她最喜歡的美術上實現呢?劉曉很清楚,由于自己沒能在大學中系統地學習美術知識,僅憑以前的一點功底,在美術的內容和技巧上是很難有所突破的,但如果她能改變畫面的載體,突破傳統的方框,從載體形式上進行改變,那就如同找到了一把開啟事業大門的“金鑰匙”!一回武漢,劉曉就毅然辭職了。她要用更多的時間去研究新想法,找到畫面的新載體!
那片“踏破鐵鞋無覓處”的樹葉
劉曉冥思苦想了幾天之后,落到地上的樹葉忽然映入了她的眼簾——樹葉的形狀千姿百態,紋理錯落,變幻萬千。她突發奇想:“能不能在樹葉上畫畫呢?”但樹葉畢竟不同于畫布、紙張。首先,要確定什么樣的樹葉適合畫畫;其次,要對樹葉進行怎樣的處理才能讓畫面不褪色、掉色。
劉曉查閱了很多書籍,得知要使樹葉能畫上畫并且美觀,必須進行“干整”處理,也就是先將樹葉用酒精擦拭干凈去污,然后將樹葉放入水中,用文火煮10分鐘去除葉肉,最后等晾至半干的時候,將樹葉在蠟燭上均勻地烘烤直到完全干透。只有經過這些細致的工序,使樹葉保持著天然的薄如蟬翼的紋理脈絡,才能在樹葉上畫畫并長期保存。
劉曉每天四處奔波,采摘各類樹葉,帶回家處理后一一嘗試,看哪些葉子能經得起那些工序,有的樹葉一煮就爛;有的卻百煮不爛;有的終于可達到“如一片蟬翼”的狀態,但畫面沒有多久就腐爛了;有的樹葉剛落筆就裂開了;有的雖然不容易斷裂,卻又不容易著色。
那段時間,劉曉的房間就像一片沼澤,到處都是樹葉,空氣中彌漫著腐爛的異味,可她毫不在意。為了探求樹葉畫畫的可行性,劉曉把自己為數不多的積蓄都花光了。由于經費有限,此后,劉曉外出采集樹葉或拜訪專家時,通常是一天就只吃幾個饅頭充饑;擠公車、徒步遠行,她在艱辛中體念快樂。
短短半年內,劉曉的足跡踏遍了整個武漢市城郊;功夫不負苦心人,她終于發現在東西湖區附近的農場有一種野生的劍麻葉可以“擔當重任”,那天,劉曉興奮得徹夜未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