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門檻甩掉跟風者 水培花月利萬元
丁俊明兩次發現商機,兩次被人模仿。
第一次是花瓶生意。老家山西聞喜盛產玻璃,占全國三分之一,花瓶、魚缸、酒具……應有盡有。1998年時,多數企業做外貿,國內市場沒人做。丁俊明背幾十公斤樣品,拍了一影集照片,只身闖上海,批發市場、咖啡店、酒店……一年多,賺了30多萬。麻煩接踵而來:同鄉紛紛模仿,價格戰烏煙瘴氣:高25厘米、能插40枝康乃馨的花瓶,批發價由20元跌到12元;8厘米高、能插1枝玫瑰的小花瓶,由3元降到1元。
第二次被模仿的生意是生態魚——魚放入花瓶,加入固體氧密封,不喂食能活2年左右。魚要選耐缺氧、對溫度變化不敏感的;要給魚、瓶器消毒。買魚做試驗用了1萬多元,20多款生態魚有10多款滯銷,包裝盒又損失了好幾萬塊。一番折騰,丁俊明懂了三件事:哪種魚最適合;花瓶和魚搭配,哪種最俏銷;哪的包裝質優價廉。生態魚火了2年多,賺了20多萬,模仿的又來了,批發價30元降到6.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