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明開發了幾十種水培花:綠蘿,萬年青、觀音蓮、龜背竹……獨家生意火得不得了。他卻喜憂參半:喜,水培花市場大;憂,太簡單了,跟風的早晚還得來。自己搞的是第一代水培花,嚴格上講叫水養花,這些花耐蔭、水生基因多,直接放到水中就活。
真正的水培花,是用基因技術馴化土培花。在黑森林工作時,老師蔡獻宣說過,“花都可以水培,像仙人球等耐旱植物也可以”。這技術,丁俊明不會,看書,找教授、老花農,跑農科院……外行搞科研談何容易,花一批批死。丁俊明選擇了堅持。他想到了老師蔡獻宣,那可是行家,經常出國執教。得知徒弟自立門戶,蔡獻宣把一身技藝傾囊相授。水培花成功了,200多個品種。丁俊明百感交集。這一天,他期許太久。
做水培花分4步:選花,看根莖葉,觀察是否染病;去根,根據植株大小,確定去根位置;消毒,根據花的木質化程度,對去根部位浸泡消毒;催根,花噴上營養液,放到馴化床上發水生根。花不同,溫度、消毒液濃度、營養液濃度、消毒時間、馴化時間,差異很大。丁俊明投資20多萬,建立馴化基地,母液池、馴化床、溫控器、循環水系統……一應俱全。
這下,跟風的傻眼了:跟不上!如今,丁俊明與上海科學院結盟,并聘請園林研究所專家做顧問。基地擴大到3000多平方米,配備世界一流的計算機控制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