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百度:培養用戶的上網習慣(www.baidu.com)
你今天“搜”了嗎?你今天“百度”了嗎?
“搜商”正變成一個越來越流行的詞眼,“百度”也被人們當成動詞來使用。如果你遇到一個難題,請問你第一步做什么?如果有上網條件卻首先去查字典,問旁人的話,就說明一個問題:你搜商還沒形成。還不能說你搜商低,因為搜商低是說你知道第一件事是去搜但不知道怎么搜。當然如果你問別人,別人或許或這樣回答你:“你百度一下不就知道了嗎?”
可見百度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有多大。
搜索,對于商家而言,就是把他們的商品最快最直接的呈現給了有需求的客戶。而對于我們來說,就是為我們提供了一條最快最直接獲得信息、答案的渠道。它把全社會全網絡的資源集中起來給每一個人使用。
這是它的優勢,但它成功的原因在于:培養了網民的一個網絡使用習慣——搜索。準確的說是培養了廣大網民使用百度進行搜索的習慣。當百度搜索成為網民上網時的一種必須,一種習慣的時候,百度想不成功都難。
為什么其他搜索引擎做不過百度呢?是因為技術不好?應該不是,雅虎、google、愛問、搜狗等搜索引擎都是不錯的,甚至都有他們獨到優越之處。我想就在于網民的搜索習慣不是它們培養起來的,或者說網民養成的不是使用它們進行搜索的習慣。例如陳沛先生和他領導的中搜,據說技術是領先于百度的,風投的錢也花了幾個億了,但為什么搞來搞去就是搞不起來?因為大家不習慣于使用它。
此前我一個做雜志的朋友對中搜很是上心,對它們進行了大量的報道并預言以后中國的搜索市場是中搜的天下。這使我專門去嘗試使用了一下中搜和它的1G。老實講,我不喜歡,也沒看出來它比百度好多少。中搜IG倒還可以,但使用起來太麻煩。用搜索的目的就是快速獲得答案,如果操作太復雜,就違背了本意了。說白了,就是我習慣了使用百度,中搜提供的價值遠遠沒有達到我放棄使用百度的遷移成本。
前幾天我和朋友去吃火鍋,正趕上店家做活動,就是猜謎語中獎。朋友們拿著服務小姐給的題目抓耳撓腮、冥思苦想。我過去拿了一大把題目回來,馬上打電話給一個同事,讓他在百度上給我搜答案,幾分鐘以后,同事把答案全告訴了我。結果我一個人中得幾十分獎品,雖不值什么錢,心里還是開心的很。
建議:努力開發一種產品,培養起用戶對這種產品的使用習慣,成功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