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經營起死回生
蔣雅芬從一開始就深諳個性化經營的道理。淘寶上經營國貨護膚品的店鋪競爭日益激烈,蔣雅芬深深明白只有與眾不同,才能讓更多的顧客選擇自己。
因此在建店伊始,她幾乎將所售產品試用了個遍,然后一一寫下使用心得和導購語,這在當時屬首創。一番努力下,“唐寄奴”終于逐漸形成了店鋪獨有的一種充滿古典詩意的文化氛圍,沉淀了越來越多的回頭客,并通過口碑相傳拉來了更多新顧客。
再加上《健康時報》的那篇報道放在人民日報網后,被很多國外的華人論壇網站轉載,那段時間,蔣雅芬總是半夜接到國外的電話,每天都有10多個國外的訂單。許多留學海外的中國學生在蔣雅芬的小店購買國貨,其中加拿大、英國的客戶最多。
小店生意終于有了起色,每天的流水額從幾十塊錢慢慢增長到了3000多元。“唐寄奴”的名聲越來越響。一些同類店鋪原封不動地復制粘貼“唐寄奴”的使用心得和導購語,更有些店鋪甚至公然抄襲“唐寄奴”的招牌來招攬顧客。曾經將她拒之門外的一些國貨廠商也聞風而動,主動聯系蔣雅芬,希望能為她直接供貨。
但剛剛嘗了點甜頭,蔣雅芬就又遭遇了一次低谷。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部分地區物流禁運,全國有12個省的顧客因物流問題不能買東西。小店每天的營業額一下子減少了一大半。幸而奧運會不到一個月就結束了,奧運會的成功反倒使人們的愛國熱情猛漲,連帶著國貨也成了香餑餑。
現在淘寶的生意已經不如當初那么好做。即使由廠家直接供貨,利潤比在區域代理商那里拿貨還要低。以宮燈杏仁蜜為例,做代購時,蔣雅芬是從商場買貨,6.1元買7.5元賣;從區域代理商處進貨時,則是4元進6元賣,現在廠家進貨是2.5元進2.9元賣,有時候搞促銷還只能按進價賣掉。
不過,蔣雅芬沒有退縮。“我最喜歡但不能稱之為偶像的人,就是《飄》中的斯嘉麗:無論在如何的挫折和困境中,斯嘉麗都是最剛強、最堅韌和最先從痛苦和艱難中走出來的一個。”
80后管理新課題
蔣雅芬也從事必躬親的狀態逐漸抽離出來,慢慢把工作轉交給招聘來的“小員工”身上。員工數量增加到了十幾名,但她不但沒有輕松,反倒發現問題和漏洞越來越多。
她開始不斷反思:自己如親弟妹般對待的這些員工,為什么卻不能以百分之百的認真踏實工作來回報她呢?她開始有意識地去學習經營和管理。通過閱讀大量的經營管理類書籍,蔣雅芬認識到,問題恰恰就出在她對員工的“親”上,要使一家公司正常運轉、規范運作,只靠感情去感化員工是不可能的。感情上和員工太過親近,除了在人員流失時帶來的難過以外,幾乎沒有任何益處。
于是蔣雅芬借鑒一些大公司的經驗,制定了員工手冊、公司規章制度、服務流程及操作規范、員工績效考核制度、獎懲制度等等規范化、標準化的規章流程。店鋪的管理難題迎刃而解,運作逐漸上了軌道。
現在就算蔣雅芬一個月不出現在工作間,店鋪也照樣運轉正常。12名員工各司其職,包括主管、客服、庫管、打包員、制單員,即使店鋪國貨產品種類多達600多種,也能有條不紊。店鋪也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戶群,主要是年齡在18歲~45歲的白領、公務員和在校學生。
按說,守著這么一家名聲在外的淘寶五星級皇冠店,每個月50萬元的流水,至少10%的凈利潤,蔣雅芬的小日子已經可以過得很富足。但她的夢想遠不止于此。
未來蔣雅芬要開一家實體的國貨護膚品體驗店,讓更多的人近距離感受國貨。此外,她還要成立一間做化妝品分析測評的權威實驗室,以真實、科學的數據分析每一件化妝品的有效成分,并提供真實、客觀的試用報告,為消費者在選擇化妝品時提供一份可靠、權威的依據和標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