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0多年的發展,鄭福春的蝸牛養殖已經小有成就,他的福春白玉蝸牛研究所已經成為“省級農村科技示范戶”、“金華市農業新品種引種中心示范基地”、“金華縣農村科技示范戶”,他本人也獲得了“拔尖鄉土人才”等榮譽。可是,鄭福春的白玉蝸牛通常是在室內養殖,受場地、環境和生長周期的影響,其經濟效益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為此,鄭福春決定將白玉蝸牛從室內引至室外大田養殖,這樣既能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可極大地縮短生長周期,為農民朋友開辟一條新的切實有效的致富門路。
自去年9月開始,鄭福春與人合伙在村里租了30畝土地,建設白玉蝸牛大田養殖基地。如今,基地用房(主要是保溫房)正在有條不紊地建設當中,再過兩個月就可以完工,預計可年產鮮活蝸牛三四十噸,產值五六十萬元。記者看到,基地租用的一大片土地相當平坦,位于厚大溪到衢江交匯口,都是沙質土,很適合蝸牛養殖。在一塊約1.5畝的正方形地塊里,種滿了油麥菜———蝸牛最愛吃它的菜葉,鄭福春剛放進去兩萬只種蝸牛,讓它們在室外生長繁殖。
鄭福春十分重視網絡營銷。1999年后,互連網開始盛行,他第一時間請人制作了自己白玉蝸牛網站,“那是金華縣第一家農業特種養殖網站,里面對白玉蝸牛介紹得十分詳細”。借助農民信箱、阿里巴巴等平臺,他不僅發展了200多個遍布浙江的養殖戶,還承接了數不勝數的網絡定單,每年賣出的Cye.com.cn蝸牛以千萬只計,銷售額逾百萬元。鄭福春現在每天都上網利用即時通訊工具與客戶交談,十分方便。鄭福春說,他現在開始轉型走“供種-養殖-回收-銷售”的路子,蝸牛養殖的前景依然可觀,成本不高回報大。特別是等室外養殖基地建好并步入正軌之后,就能帶動周邊更多的人來養殖蝸牛,帶動更多農民一起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