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筆錢"和"六三一"原則
很多人想創業,但又不敢創業,因為怕風險。你所負擔的不但是財務的風險、機會成本的風險,另外還有付出生命的風險(你的青春歲月)。但這風險真的很高嗎?幾乎人人都買過股票,臺灣一個證券戶平均投資130萬元在股市里面,可是投資在創業的資本額平均卻只有80萬元。散戶買股票可以賺錢的只有3%,但是你自行創業的成功率卻有20%的機會,三年之后仍舊能存活在市場上。如果加盟創業那就更另當別論了,三年后仍存活在市場的機率高達八、九成以上。
我們之所以不敢創業,是因為沒有做好資產配置,很多人一開始就把所有資金投入創業,其實創業是跑馬拉松,不是跑百米,很多人以跑百米的精神去創業,才會造成創業的風險變高。如果你做好資產配置,懂得去算所謂\\\"人生的三筆錢\\\",風險是可以控制的。
第一筆錢是\\\"安家費\\\",也就是留下一到兩年的家庭開支;第二筆錢是要把\\\"老本\\\"留下來,可以用在儲蓄或穩當的投資上,如績優股、房地產或基金;第三筆錢也就是扣除以上兩筆錢之后,可以稱得上為\\\"閑錢\\\"的錢,這筆錢才可以拿去投資創業,如果賺了可以提早享受人生,如果賠了也不會立刻影響到生活。
另外,針對創業的資金也要做好管理配置,把握\\\"六三一黃金比例\\\":將資金分為十等分,其中六等分放在開辦成本、三等分放在營運費用、最后一成則是緊急準備金。
同時一定要寫營運計劃書。營運計劃書不是寫給銀行看的,是寫給你自己看的,因為這是在做沙盤推演,把所有會碰到的問題預先想過一遍,做好萬全的準備,而不是想到什么就馬上去做,直到把錢花完才怨千金難買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