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次電信重組,網業分離的說法都如影隨形,但始終只是一種“說法”。近日,“財經十一人”從多個渠道獲悉,一個較為激進的網業分離重組方案被重新提起。
所謂網業分離,是指將骨干網、接入網等具有公共性質的基礎網絡交由政府企業壟斷經營,數據業務等競爭性業務由社會企業運營,實行自由競爭,同時業務運營商向網絡經營者支付接入費用。
“財經十一人”得到的消息是,一個由三大運營商共同持股的“國家基站公司”已經敲定,注冊資金百億左右。成立后,該公司可能成為中組部任命一把手的第54家公司。這意味著,新成立的超級基站公司,在級別上將與目前的三大電信運營商平起平坐。
參與國家基站公司籌備的中國電信集團核心人士向“財經十一人”表示,該公司成立后,第一階段,將把三大運營商的新建基站、鐵塔、管道都承攬下來,今后三大運營商不再自建基站,而是租用國家基站公司的基站,維護工作也交給國家基站公司。
按照政策層的規劃,后期,將逐漸把運營商的存量基站、鐵塔、管道也裝進這個國家基站公司。鑒于未來三年中國正處于4G網絡建設的高潮期,即使第一階段只裝入新建基站,國家基站公司的體量也相當驚人。僅中國移動,就規劃在今年年底前建設50萬個4G基站,屆時均會裝進新公司。
但國家基站公司成立的影響還不在于其體量,而在于其對于整個基礎電信運營格局的改變。
多年來,業界和學界曾反復探討網業分離模式。此前,運營商認為此舉是搶奪自己寶貴的網絡資源,部分學者也認為這會形成新壟斷集團。因此,網業分離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理想化的,未必適合中國市場實情的政策手段。
但“財經十一人”獲悉,此次國家基站公司成立,卻是三大運營商力促而成。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力推此事十分容易理解,二者無論在存量基站的數量上,還是新建基站的數量上,都無法與中國移動相提并論,一旦合并,資源共享,雙方可以用比新建小更多的成本和代價來迅速部署4G基站。
而中國移動力推亦有其深意,LTE要深度覆蓋,需要更多的新建站址。在站址資源日益枯竭的現時,打通三家公司的站址資源顯然有利于LET的推廣。
不過,鑒于三大運營商各自資源優勢不同,可以想見,在超級基站公司的成立和運營過程中,將充滿博弈和暗戰。例如,中國移動會交出原有的站址嗎?隨著業務進展深入,中國電信會全盤開放銅纜和光纖資源嗎?
時至今日,三大運營商在新的融合競爭環境中,已經陷入膠著狀態,傳統的電信運營思維在互聯網公司的競爭面前漸顯無力。實現網業分離、放手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之后,運營商有可能輕裝上陣,無論是智能管道的建設,還是正面對抗OTT公司,都會從容不少。
從決策層的角度來看,這一決定風險不小,例如,技術升級可能因此放緩、業務或服務提供商可能將因基站公司濫用壟斷地位而面臨落地困難的局面。
但從大面上看,走出這步棋后,整盤棋應該活了。
新聞背景:何為基站
基站是由移動通信經營者申請設置的公用移動通信基站,是無線電臺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一定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通過移動通信交換中心,與移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臺。房頂上高高的天線,就是基站收發臺的一部分。一個完整的基站收發臺,包括無線發射/接收設備、天線和所有無線接口特有的信號處理部分。基站收發臺可看作一個無線調制解調器,負責移動信號的接收、發送處理。基站收發臺發射和接收信號的范圍直接關系到網絡信號的好壞,以及手機是否能在這個區域內正常使用。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