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相信制度的作用,不重視管理的作用,造成團隊“劇烈波動”:中小企業的管理制度往往是“聾子的耳朵”—擺設。但團隊穩定除了領導者的個人因素和企業文化氛圍外,很大一部分其實是有賴于管理制度的建立,想想那些大型企業的團隊是靠什么管理的就知道了。“團隊建不好,老板忙到老”,中小企業基于各種條件限制,團隊不穩可能是一種常態,我們要學會在這種不穩定的常態下獲得相對健康的發展,然后逐步趨于穩定。注意這里的用詞:允許團隊“不穩”(即:在職員工平均年限低于12個月)不等于允許“劇烈波動”(即:在職員工平均年限低于6個月)。 “找對人、培訓人、用好人、留住人”,其中尤以“找對人”為第一前提,這里的“找對人”并非指找“最優秀的人”,更多的是找“最合適的人”,即:和企業價值觀一致且具備一定能力的員工。第二“培訓人”則主要放在“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培訓上;第三“用好人”則是根據興趣和特長要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并重用“品德好、態度好、能力好”的三好員工;最后“留住人”不妨引用兩個團隊都建設不錯的企業家的觀點,就是:“待員工要真誠”(史玉柱)和“為員工描繪企業愿景”(馬云)。“一個好漢三個幫”,企業經營的重心應該是:“人在前,事在后”。你只有逐步組建起一個“不拋棄、不放棄”的核心團隊,才能讓這些骨干員工帶動更多的員工在這個平臺上共同成長,才能真正做好事情。
七, 過于關注短期利益,忽視長期發展規劃:并非說中小企業不要追求短期利益,因為企業要健康成長,“碗里的、鍋里的、田里的”都要有。“碗里的”(短期利益)是保障我們現在活著,“鍋里的”(中期利益)是保障我們明天活著,而“田里的”(長遠利益)則是保障我們后天還能繼續活著。但絕大部分Cye.com.cn中小企業都只關心“碗里的”,至多關心一下“鍋里的”,而“田里的”的卻任它貧瘠荒蕪,這里面既有精力、資源等客觀因素,但更多是因為領導者眼光短視。比較典型的現象就是明明知道某一項工作對于企業未來發展非常重要(比如:制度建設、文化建設、變革轉型等),但就是因為眼前業務的誘惑或短期經營的壓力而把看起來“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一拖再拖,直到這件事火燒眉毛,變得“重要緊急”時已經來不及了。這也是很多中小企業經營上小富即安,缺乏長遠戰略規劃的直接體現。
八, 無力整合資源:中小企業因為實力受限,往往在遇到一個良好的發展機會時因為資源不夠而白白流失。就像盛大網絡,如果沒有當年陳天橋的資源整合能力,拿著與《傳奇》簽訂的合同免費賒到2個月的服務器和帶寬,估計他就算拿下了《傳奇》代理,最終也無法成就“傳奇”的成功經歷。但并非所有中小企業老板都能具備像陳天橋那樣的“運氣”,更多的人是看著機會擦身而過而無力把握。因為“單只螞蟻”是永遠不會被人重視的,只有勇于競合才能真正具備整合多種資源的能力,才有更多的風險抵抗力。
想成功,想創業,你準備好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