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資本打工
從百度創業伊始,李彥宏就一直堅定自己的方向,尤其不被資本所左右。
如何讓百度始終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前進?李彥宏就一直在解決這個問題。在李彥宏自己寫的《硅谷商戰》中,就不乏創業者被資本“綁架” 的事例。
在熟知商業游戲規則的李彥宏看來,對于投資人確實沒有比利益更好的東西能說服他們,當然,如果價格合適,百度隨時就有可能被股東們出售。所以要想讓自己親手創建的百度繼續更好地走下去,百度的控制權就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一次融資時,徐勇與風投談好的條件是100萬美元,25%的股份,后來由于看好百度,風投將原始融資額從100萬美元提高到120萬美元。但李彥宏的態度卻非常堅定,風投們的股份比例堅決不變。
同樣,在第二次的融資中,國際知名投資機構德豐杰聯合IDG向成立九個月的百度投資了1000萬美元,其中德豐杰約占了總投資額的75%,成為百度的單一最大股東,但其仍然只擁有百度30%的股權。
2005年百度成功上市,人們一度猜測會遭到股東之一Google的收購,事實上,Google幾乎沒有機會,因為百度在所有收購通道設立了關卡。
第一道關卡是“牛卡計劃”,就是對公司股份的A類股和B類股的劃分,這種股份安排叫做雙層股票結構。其操作思路如下:將在公開市場發行的股票稱做A類股票,每股擁有1票表決權,而所有原始股份為B類股票,每股擁有10票表決權。
一旦李彥宏及其團隊合計持有的B類股所占已發行B類股比例不足5%,所有B類股將立即轉為同等數量的A類股,并且公司從此不再發行B類股。這意味著即使潛在收購者買進絕大部分原始股,也無法在董事會擁有足夠的表決權。百度是首家采取這種股權配置赴美上市的公司。
其他關卡則是“五人董事會計劃”、“攤薄計劃”和“改組董事會計劃”。百度為自己設立的重重關卡,其初衷固然有阻礙Google之流控制公司的算計,但更主要的是,確保百度不致屈服于機構投資者、公眾股東壓力之下,唯華爾街馬首是瞻,更方便于創始人持續掌控公司命脈,按照自己的思路經營百度。
“不要輕易將主動權交給投資人,在創業的過程中沒有人會樂善好施!睘榱吮WC對百度的控制力,李彥宏甚至刻意調低上市的融資額及公開售股比例。目前,李彥宏夫婦合計擁有21.3%的百度股票,正是因為他們手中持有的百度股票具有十倍于普通股票的投票權,他們擁有了對百度絕對的控制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