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帶給同學們的講題,在管理學院講管理雖然有點班門弄斧之嫌,但卻是很有必要。在我看來,管理就是將不確定事物轉化為有一定確定性事物的過程,而能夠實現這一點,則不確定事物之正面可為機會,而不確定性之負面的特性也能得到較好的限制。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對于不確定性有很好的了解,敢于面對、深入與洞察不確定性,是管理學習者的基本功,但也往往是很多管理本科生最大的不足,因為很多同學既沒有洞察的工具,也沒有面對不確定性的心理準備——我們不只面對很多我們所不知道根底的事實,我們還面對著很多快速變化或者表里不一的現象,即使我們知道的很多知識本身也是露出水面的冰山而不是知識的本相,很多我們以為想去追求的目標與理想也會在追求的過程中不斷變化與調整。最詭異的是,我們自己對于我們很多人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這不確定性不只是我們不確知我們的意識,也不確知我們的意識的變化趨向,更是因為我們對于自己的下意識及其變化趨向所知很少,我們也不知道影響到自己選擇趨向的人格特征。在我們與我們的管理對象之間如此巨大的不確定性之間,如果沒有對于管理的探索,我們的人生是非常脆弱的。本"文"來"源"于5"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好在人們即使在樸素的情況下也在進行管理探索,我很小的時候從父母引用的老話還有他們的管理模式中、從周圍的長輩們的教訓中、從老師與學校領導的做法中、甚至從伙伴們不同的處事風格中,學習到很多管理工具。我在這里面感悟到幾件事情:首先社會行動本身就讓我們在反思中學習到很多管理工具,比如女性在自己經常的購物行為中,男性在自己對于技術性游戲的愛好中,孩子在自己制作玩具的實踐中,他們都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管理能力,因此僅僅樸素的行動與自然的總結與反思就讓我們獲得大量的管理經驗,從而使得我們可以從事合理的社會行動,在家庭管理以外,創業與企業經營領域我們也看到大量的未經系統管理訓練的草根創業者具有程度不同的管理能力。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在規模組織中,系統化的管理與借助專業方法的管理更為重要,在這個意義上管理學院的系統訓練是有意義的,只是訓練的模式不能過于書面化與坐而論道化,而應該更行動化。只有將行動化與系統知識的學習結合,這樣的管理才能超越樸素管理與書面知識。本"文2"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管理鼓勵人們尋找更好的管理解決方案,這種鼓勵最典型的模式就是讓人們在更多的見識中優選,在持續實踐中改善,在多元參照中重新組合,在周期變化中不斷更新。管理強調人們應該有戰略性的視野,有方向感,因為選擇方向是讓資源使用最優化的方法,在方向上結出的成果即使沒有真的達到目標但是總是有用的,即使用在其他地方;而且因為人們有見識,在某個方向的努力證明為不確或者不屬于自己樂于長期堅持的方向以后,人們還可以適當地進行調整與轉向。因此,管理貢獻出持續的能量,使得人們駕馭自己人生的方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