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4:能"搞定"
做生意賺錢的往往不是有才華、有專業能力的人,而往往是能夠搞定一切大小事情的人;在中國做任何生意都要面臨很多事情,老板都要親自搞定。不會調配資源、搞定相關資源的人再好的創業項目都不能讓你賺錢。
新東方學校創辦人俞敏洪創業時有個細節:他開始辦英語培訓班時,貼宣傳單被工商局的人抓到了要罰錢,后來經人通過關系找到有關工商局領導疏通,但請工商局人吃飯時,整個飯局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他完全不懂應酬,尷尬之極。經過這次刻骨銘心的打擊,他突然領悟了做生意的真諦,從此脫胎換骨,重新做人,從一個書生轉型成為一個搞定一切事情的生意人,終成大業。
基因5:夠"大氣"
做生意成功的人,無論何種行業,性格上大多帶有一些江湖義士的氣質。因為做生意很多時候是做人的生意,比如你進貨,人家需要支付50%的定金,因為你有江湖義氣見面熟的能力,人家可能會只讓你付30%的定金,因為你的義氣氣質,你的生意就會比別人有優勢。
你做老板,你的員工可能因為你的江湖大哥氣質,少一點錢也會死心塌地給你做;做小生意的江湖義氣還體現在你會喝一點酒,你懂江湖也意味著你對中國國情及人情世故極為老到,意味著你的庸俗氣質能匹配小生意,是給庸俗人服務的。
基因6:真"計較"
打工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為什么天下老板都會這么小氣?小氣幾乎是生意人成功的法寶,在骨子里不懂小氣的人,做生意是不會賺錢的。
一個判斷標準就是:你逛商店,如果你覺得什么都便宜,那你不是一個有成功潛力的生意人;如果你不但對所有東西脫口而出"太貴了",而且是發自內心覺得所有東西都貴,且你有將所有東西都還價、降價的沖動,那你做老板應該還行。對成本壓低孜孜不倦地追求,是生意人的特點,你要覺得永遠都有最低的成本。這是一個老板應該有的態度,如果老板都覺得這個價格差不多了,那你的員工也不會為你省錢,你也就很難賺到錢。
對創業者來說,省的錢就是賺的錢,斤斤計較是必須的,并且一直要堅持這個原則,只要你心軟一次,以后你和別人談生意時就會不斷讓利,直到你敗家為止。
基因7:很"務實"
一個人要做到對生意上任何事情都保持極為務實的態度或者說唯利是圖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抱著做生意要實現什么抱負或理想的人,一般都不會成功。做生意的唯一與最終的目的就是賺錢。商人不賺錢是不道德的。現在日本年輕人中流行"賺錢是最大的美德",讓人感到世風日下,但也反映了從古至今的經商真諦。
讓人保持現實、務實的警醒態度是很難的,有時生意的代名詞就是務實。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