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要在適當的行業你會發現自己成長得會非常快,所以這一點是我今天特別想跟大家說的“行業決定一切”。但是這里并不是說我想讓大家在行業中換來換去。你看我們最初做電腦生意,我做了一年算是拋開它,實際上一直堅持做四五年也還是能賺錢。從1996年做到現在15年了,我們一直在堅持。那么游戲這塊發展是比較快的,2004年開始,2007年就上市了,所以我們的經歷也是有很多這種堅持和放棄的一些結合。所以說大家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輕易地放棄。
也就是到這個時候我知道了什么叫“男怕入錯行”,我原來說了很多年,不知道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什么,但是現在我覺得這句話太重要了,當然女企業家也一樣——“女怕嫁錯郎”也很重要。
相信規律,有目的地成功
要相信規律,有目的地成功,這里規律是什么呢?我覺得咱們所有人都有一個習慣,或者是有一種規律是什么?就是當我們做了一些錯事兒,我們去堅持直到最后撞墻了,然后我們才學到了一個經驗,下次不再犯這個毛病了。但是我們的人生有多少時間容許我們不斷犯錯呢?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經歷一遍,然后所有的事情都撞南墻才能學會。
所以說我覺得看到書上的東西,或者聽到別人講的東西,要努力去相信那個東西是真的,不要一定等到自己親身經歷之后才感受這個東西是真的。我這么多年讀過好多書,尤其我記得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我真是讀了幾百本書,拿同學的圖書證去圖書館借書看。然后我努力把很多前人的經驗盡量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因為我知道咱們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去撞那么多次墻,所以后來我謹記很多規律,然后用這些規律去分析問題,雖然后來我幾乎做的每件商業上的事情都可能有好的和偏不好的,但是肯定不會出現特糟的事情。
創業者可能經常寫PPT融資,比如說我們的門檻是什么,這個行業的門檻高不高?然后我們的競爭優勢是什么?那么我們的劣勢呢?我們哪些事兒適合做,哪些事兒不適合做?這個行業現在是一個成熟的行業還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其實這個跟投資很像,其實看人、看隊伍最重要,在投一個行業前也肯定要看這個行業的發展速度。還有這個行業在未來是一個非常廣闊的領域,還是一個非常有天花板的領域?包括有沒有已經成熟的團隊?壁壘高不高?是所有人都會干的事兒,還是只有少數人才能干的事兒?大家把所有這些書上曾經看到的很多經驗隨時來問自己,把它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千萬別干這種事兒:書上說門檻不高的事兒還是盡量少做,但是我覺得我能成,我一定能把這事兒做得很大,我覺得我是與眾不同的……有這種想法恐怕就很糟糕了,當然有可能你真是與眾不同,但是一個很大的幾率是你最后還是得撞墻,用時間來檢驗你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不要過分地相信自己,有的時候過分地相信自己,其實最后的代價就是要花很長很長的時間來檢驗這個社會規律是正確的還是你個人是正確的。
所以你一定要有目的地成功。再舉個例子,在網游行業里,2004年我們創立完美時空的時候,還有一個創業者是巨人的史玉柱(博客),你看史玉柱,他原來做漢卡、做腦白金,他有很多成功的產品,所以說他進入網游行業之前是有成功經驗的。那么我們其實做網游行業之前,也算是有成功經驗,但是沒有他們的大,我們原來做洪恩軟件,在國內還是響當當的,那個時候在互聯網初期或者說互聯網沒起來之前,大家如果還記得有什么聯邦軟件排行榜的話,每周都會有各個軟件的排行,我們的洪恩軟件永遠都是排在各列中,我們肯定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位置。
那么像我們跟巨人當時做游戲,都是屬于新加入者,而且以前都有過成功經驗,而且以前都是做產品出身的人。所以說注定了他們跟我們做這個事兒一定會成功,這是一個成功率極高的事情,而且我們的技術力量比較強,原來開發過很多PC游戲,那么這個概念就叫“有目的地成功”。
可能在最早期那一些網游公司呢,他們并不是有目的地成功,他們是一種偶然的機遇,然后有那么幾個起來了,當然也不能說完全是隨機的。
我想強調的是,當我們充分地運用這個社會的很多規律,然后按照規律去辦事兒的話,你的成功率會非常非常高。所以說大家不要等到撞墻之后才學會,一定要把書本上的東西認認真真地去思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