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世界對于蘋果公司的傳奇領導者和創意天才——喬布斯那些噴薄而出的尊敬、欽佩和悼念表明,他的標準和創新傳統已經成為衡量其他有抱負的技術產業領導者的標尺之一。蘋果和谷歌分別是全球最有價值品牌的冠亞軍,在過去幾年內,谷歌成為了蘋果公司新的競爭者,入侵了蘋果公司的所有市場。蘋果的前領導者史蒂夫·喬布斯和Google的現任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比較兩者截然不同的愿景、價值觀和標準,頗具啟發性。
蘋果公司的使命是,通過設計最佳的個人計算機體驗,致力于產品和服務的領導及創新。而佩奇領導下的谷歌的使命則是集中于信息聚合,“組織全球的信息并讓人人皆可訪問并從中受益”。
蘋果追求優質的設計和最好的產品和服務。谷歌則追求積累數量最多的信息,從而實現全球信息訪問。
蘋果的目標是用最佳的計算機體驗取悅個人,并推動創新。谷歌常宣稱自己的目標是“改變世界”。
喬布斯的蘋果聚焦于最好地預測和滿足個人的計算和服務需求。佩奇的谷歌聚焦于向全球用戶提供最相關的信息。
蘋果公司的創新方式是主動選擇機會點,并將精力集中于解決預先發現的問題或機會的最佳方案。谷歌的創新方式則是不限制公司的創新努力,而是努力為所有人提供所有東西。
蘋果的創新模式是專有的、層級化的,并受到嚴格管理。谷歌的“破壞創新”(infringenovation)的模式是開放的,扁平化的,管理非常松散。
蘋果的破壞模式基于發明和產權保護。谷歌的破壞模式基于開放共享以及假定可以正當使用他人財物,而不是尊重產權。
蘋果的競爭模式是通過最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創造價值,以及用嚴格的企業保密制度和產權保護來保護價值創造。谷歌的反競爭模式在于,很大程度上未經他人許可或支付費用,就利用、收集和使用他人的價值創造。
蘋果的經濟模式是通過用戶對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付費來創造價值。谷歌的經濟模式是免費重新分配他人創造的價值,且通常未經他人同意,然后通過廣告賺錢。
蘋果的經營模式是,在商業執行的幾乎所有方面,都對細節完美追求。谷歌的經營模式非常自由,以至領導層公開宣稱沒有管理谷歌,或承認谷歌不是很喜歡管理控制。
蘋果專注于取悅最挑剔、最難以取悅的消費者。谷歌專注于滿足最不挑剔的用戶:長尾受眾,自助式用戶,以及因為谷歌提供的是免費產品或服務而無法做出抱怨的人。
蘋果的宣傳模式是,非常秘密地打造出最好的新產品和服務,然后高調發布,接著通過出色的廣告展示產品或服務的能力和優點,讓新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及創新自己說話和銷售。谷歌的宣傳模式是,通過發布預測版或測試版,不斷透露自己正在做的或想要做的東西,從而贏得免費的媒體報道,并不斷地催生出一系列正面采訪、報道、文章和書籍,且內容多是關于谷歌公司及其管理者,而不一定是關于其產品和服務。
蘋果的政治模式是,在美國非常低調,不引人注目,以避免外界對公司產生政治或政策關注。而谷歌的政治模式也許一直是財富500強企業中最高調的,積極向所有候選人免費贈送競選工具,Gmail、Docs、Analytics和YouTube頻道,等等;甚至還協辦總統辯論。
蘋果的安全和隱私模式是著眼于為個人提供最佳的計算機體驗,從而開始積極保護用戶的安全和隱私,部分是通過審核、審批和監控蘋果商店中的應用程序,防安全問題于未然。谷歌的安全模式則基于開源理念,不認同審核、審批和治理安卓(Android)商店中的應用程序;因此,谷歌/安卓用戶得靠自己,并且得在受到損害后向谷歌報告安全或隱私漏洞。
總之,喬布斯的蘋果標準與佩奇的谷歌標準對比十分鮮明。從所結的果子就能知道一棵樹的好壞。喬布斯的蘋果成為全球人們最熱愛的企業,原因可能就在于,該公司眾多世界一流產品和服務所結出的可愛果實,以及它對人、對財務以及法律的尊重。佩奇的谷歌成為全球受到調查最多最令人恐慌的企業,其原因可能是其又臭又長的案底所帶來的苦果,該公司卷入各種刑事案件、反壟斷訴訟、財物、隱私、安全問題及其他問題,顯示出谷歌極其不尊重人、財物和法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