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聯想能做到PC領域的第一嗎?
柳傳志:不見得,因為平板電腦將會進來參與競爭。現在的趨勢看,平板電腦加上PC,我們是第三,第一是惠普,第二是蘋果,第三是聯想。但傳統PC領域做到第一,聯想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我們做到第一的同時,就要向平板電腦、智能和數字化家庭方面開始部署。絕不能等到做到第一才做,我絕不為了做那個第一,把勁全使完,一定有其他方面的建設性的投入。
南方周末:外界對聯想集團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的成績非常關注,你覺得對2011年成績打分的話,能夠打多少分?
柳傳志:樂Phone是2010年5月份發布的。要是2011年的話,我們可以打85-90分。因為這個領域本身帶有戰略性,我們首先從組織架構上調整,建立了一個團隊叫MIDH(聯想移動互聯和數字家庭業務集團),劉軍作為負責人,后來陸續出了一套適合中國的戰略及適合國際的戰略。
我們是先要把中國市場做好,中國人需要智能產品的時候,絕不是一個高端產品就能夠覆蓋的,大量中國人還需要中低端的智能手機。我們2011年新推出A60就是900塊錢的手機,據說我們在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因此增加了2個百分點。
我自己覺得,我們2010年發布樂Phone的時候,后面跟得并不是太好。但是,我們摔了一個小跟頭,沒有亂,馬上進行了調整,如果再不行,我們還會調整。我們知道調整的方法。
我們現在已經做出了第一個階段的戰略計劃,就是說不和單個產品進行PK,而是推出多種型號的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這種戰略,我覺得都是不錯的。但在未來移動互聯網產品的戰略布局上,楊元慶還要下更大的功夫。
南方周末:有分析說在移動互聯趨勢之下,PC作為計算的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戰,PC行業會不會因此慢慢衰落?
柳傳志:不會。當移動互聯網出現的時候,PC作為一種工具,立刻產生了復合應用的新產品,將來還有新的空間。比如說傳感器發展到一定能力的時候,再和互聯網聯上,物聯網還是有可能出現的。物聯網一個重要的應用,比如太湖里面,當藍藻出現的時候,如果在太湖里面遍撒物聯網的傳感器,當一出現這種東西的時候,就立刻知道有多大的事兒要發生。這些東西都是離不開PC電腦,最后就形成了云計算的系統。
PC廠家要根據這個情況趕緊再出新的部件。所以在未來的生活中,PC就像一種動力系統一樣,或者像電一樣,永遠會在你生活中各個部分,變成不同的形象出現。所以,我覺得只要我們的研發工作真的有創新能力,有很多人在研究未來的發展趨勢,PC就應該會在。
“勢為先,人為重”
南方周末:蘋果近年來一直是國內企業學習的標桿,你認為中國企業應該怎么建立自己的優勢?
柳傳志:關鍵是高科技產業化的問題。我們科學院,國家是有很多投入的,出了好多成果,他們老喜歡拿這個水平跟人家的水平比。但不去研究,就算有這個技術水平,你就以為能夠做成產品賣得出去嗎?
過去老說外國的研發投入多少錢,中國投入多少錢,所以中國跟不上。我就特別不愛聽這些話。為什么?這些錢都是中國老百姓的,說實在的不容易。沒有把前面的東西想好了,投下去就是打水漂。所以,方向要是沒弄對,光努力是不行的。
南方周末:你以后在聯想控股有一些新的工作方向和目標嗎?到什么樣的程度就會真的退休?
柳傳志:聯想控股2014-2016年整體上市是一個明確的目標。將會分成兩級火箭,一級就是上市的時候要有一定的利潤和市盈率形成的市值。現在聯想控股里面有三塊利潤,一塊是聯想集團的利潤,因為它已經上市了,所以對未來控股整體上市作用不是太大。還有一塊是投資,這一塊利潤很豐厚,但是對上市也不會有很大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未來沒有上市的核心資產,要在那個時間之前能夠形成一定數量的核心資產。但是這樣肯定是不夠的。我們另外還有一支部隊,專門為上市以后利潤增長做準備的。比如像農業,我們此刻并不要求它有利潤。但幾年以后,其他部門上市之后,那時候它的潛力要陸續展現出來。等到上市穩定兩年以后,我就會退休。
南方周末:你現在從PC第一線退下來,喬布斯不久前也去世了,你覺得PC行業還會有新的典范人物嗎?
柳傳志:我怎么能跟喬布斯比呢。這個行業更喜歡喬布斯、比爾·蓋茨這樣的人,帶出光輝產品,走出一條道路。我更多的是研究企業管理的基本規律,怎么讓這個企業做扎實,做穩。我拿這個規律,在弘毅投資、聯想投資的企業里做了大量的實驗。弘毅投資的企業沒有一個在金融危機里玩完的,今天緩過氣來的都在賺錢。就是我們投的時候跟別人不一樣,我們叫勢為先,人為重,怎么去選人,然后怎么去幫,最后企業都能站穩陣腳,有個別企業危險的,我們就派自己人去當CEO,立刻也緩過陣腳,這是我主要研究的東西。
但在IT行業里面更崇尚的英雄是產品類型的英雄。在美國,這個現象是非常突出的,跟我們是兩條不同的路子。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