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話》欄目中,企業界的女強人張樹新對史玉柱的還債做法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她說:“財富沒有良心,人才有良心,假如人們今天賺錢一定要犧牲良心才能獲取財富的話,那么財富就一定有原罪。如果我們再去賺錢的話,一定是在良心和財富之間作了一個平衡。”
腦白金的“滋補”
2001年,在還錢后,有媒體曾向史玉柱發問,還老百姓的這15億的錢具體是從哪里來的,史玉柱也沒有保留,他坦率地說:
4000萬元是向上海像谷集團呂抬濤借的,11億是上海健特公司做腦白金的利潤。上海健特公司一下子支出這筆錢,應該承認目前資金很緊張。
而當時,腦白金問世才兩三年,能有這么多的積累?史玉柱的回答是:
今年(2001年)1月份,腦白金銷售額超過2億元,也許創造了中國保健品市場單一品種月銷售額紀錄。去年(2000年),腦白金銷售了13億元,繳納稅款12億多。不久前徐匯區表彰“納稅大戶”企業,做了一批水晶玻璃“百萬元納稅企業”、“千萬元納稅企業”的獎牌,沒有做“億元納稅企業”,頒獎時,有人開玩笑說,上海健特公司恐怕應該領12只水晶玻璃獎牌了。
巨人大廈“倒塌”后,史玉柱雖然痛苦,但不茫然,他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一直在不停地思考。
我熟悉的領域就兩個,一是電腦,二是生物工程。電腦業那個時候要白手起家已經很困難了,投入很大,而且銷售額也許容易做起來,但利潤很難做起來。
我將來想定位在生物制藥上,非處方藥。我們現在已經在著手這一領域的研發,包括一些尖端的領域,比如基因。我們的特長有兩個,一個是營銷策劃還說得過去,另一個是還有待進一步建立的,就是研發。
當時,史玉柱的一位老領導來看他,問他的打算,他清清楚楚地告訴對方,自己想繼續從事保健品行業。這位領導并不認同,他認為史玉柱可能是太想還債,以至于昏了頭。因為在當時,中國的保健品市場上已經有眾多知名品牌,人們都認為這個市場已經飽和。但史玉柱堅持了自己的意見。當年,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他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的保健品市場遠未飽和。
當初巨人失敗的時候,很多人都說我們不該放棄IT去搞生物制藥,可是現在我和IT界的企業家聊天,沒有一個說我走錯路的。
對于生物科學的價值,史玉柱認為:
生物技術發展的速度很快,有很多機會,就看誰把握得住。現在基因還很神秘,可能3年后,生活中就有基因技術形成的產品了。我們很難跟國外大公司全方位競爭,但是可以集中火力,尋求局部突破。中國并不缺人才,缺的是錢,而基因研究不需要多龐大多昂貴的設備。前不久中國人在武漢做的基因測序,并不比國外差。我們也不排除合作、購買的方式,但你一定要介入,一定要懂,才能發現和把握它的商業價值。
我并不參與研發的具體環節,但需要把握研發成果的商業價值。我過去不懂基因,可以學,我們聘請了基因博士,跟他們學。半路出家不是問題,電腦我也是半路出家,我大學學的是數學,研究生學的是軟科學,沒有專門學過電腦。
事實上我鉆研基因差不多(有)兩年了。
當時,盡管史玉柱已負債2億多元,可他的兜里還有一張牌,那就是腦白金。巨人危機爆發之后,巨人集團在全國的分公司和營銷網絡都迅速瓦解。但是巨人在美國的公司還沒有受到影響,負責研發的是史玉柱的大學同學袁彬,也就是當初為史玉柱開發腦黃金的人。1997年8月至9月,在美國研發的新產品腦白金進入攻堅階段,1998年上半年研制成功。直接生產后,馬上就可以投放市場。
史玉柱將市場的重點放在了華東,他認為:巨人集團和他史玉柱個人在珠海的信譽已經喪失,要在珠海建立根據地那是不可能的;華東地區本身就是一個大的市場,并且具有很廣泛的輻射作用;另外,華東地區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比較高,因而那里的人們對保健品更容易接受;再者就是因為當年的腦黃金在華東地區的銷售不錯。
1998年,史玉柱分別在上海和珠海注冊了公司。“因為要對全國市場做調研,史總也沒有辦公室,自己拿了一個小箱子,把它作為移動的辦公室。”巨人集團副總裁程晨回憶說。
新公司的思路和產品來源都已經有了,就是缺乏資金。
至于啟動資金,2001年,史玉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離開珠海的時候,真的是一貧如洗。這之前手機已經不用了,交不起話費。直到去年(2000年),我才重新用上手機。我們的人出差主要是坐火車,坐硬座。工資也非常低,有一段時間,我們的副總經理,月工資也就是幾百塊錢。這兩年如果要回顧的話,主要就是一個字:苦,比1989年剛剛出來創業時還要苦,那個時候苦是苦,(但)沒有心理負擔。
離開珠海的時候,新公司的思路包括產品來源都已經有了,但是沒有錢。
史玉柱從朋友那里借了5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把借來的錢作了如下分配:先拿出5萬元,給幾十個一直跟隨著他的工作人員補發了拖欠的工資,穩定軍心,鼓舞士氣;15萬元給了無錫一家公司用于生產腦白金;留出15萬元做預備資金;剩下的15萬元全部砸向了江蘇省江陰縣。
啟動資金就是這么來的。剛開始我們做得很小,就做江蘇一個縣。兩個月后打開了市場,有了一點利潤,就做下一個地方,就是這樣一點點滾出來的。到現在,除了廣東、北京,內地其他省份都在做了。我們一直是合作生產,到后來我們收購了江蘇一個地方負債率很高的藥廠,才有了自己的生產線。現在公司的銷售額旺季的時候是千萬元的量級。
史玉柱每次談到巨人的復蘇,都會提到“江陰調查”。在他看來,“江陰調查”是巨人危機后的一個分水嶺,他從那個時候起對巨人的東山再起有了信心。
“腦白金”推出來之后,迅速風靡全國,到2000年,月銷售額達到1億元,利潤達到4500萬元。史玉柱在全國建立起了擁有200多個銷售點的龐大銷售網絡,規模超過了鼎盛時期的珠海巨人集團。
在腦白金的“滋補”下,巨人奇跡般地活了過來。然而,市場上成功的腦白金還是遭到了輿論的圍剿,史玉柱也再次遭受業界非議。不過,這一切并未影響腦白金在市場上的持續走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