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創業者和投資者都對奢侈品網站表現出格外的寵愛,但消費者對這一渠道的認可看來并不明朗,而奢侈品網站能否存活也有待市場檢驗
資本市場的青睞,并不能成為消費者選擇網購奢侈品的理由。
日前,國內最大的奢侈品電子商務網站佳品網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此輪由英特爾投資領投,金沙江創投、泰山天使基金等機構共同參與的融資金額高達數千萬美元。這也是佳品網自2010年獲得泰山天使基金100萬美元注資以來的第四次融資。而在佳品網獲得融資的背后,是LV、阿瑪尼(ARMANI)、卡地亞(Cartier)等國際“大牌”紛紛放下身段,搶灘網購市場。
據本刊記者了解,佳品網并不是今年奢侈品網站獲得資本青睞的唯一個案。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統計,國內已經有近10家奢侈品折扣B2C網站獲得了VC的投資,總投資額度超過5億美元。在最近披露的信息中,走秀網的融資金額已經飆升到1億美元。
奢侈品網站首次讓此前距普通消費者遙遠的奢侈品變得和大眾只有一屏之隔。雖然如此,但現實并不一定很美好。
亂花漸欲迷人眼
2007年,美國奢侈品折扣網站GiltGroupe在紐約正式宣告成立。盡管最初只銷售8個品牌,但其第一年就實現了2500萬美元的銷售收入。到2009年底的時候,它的銷售額已經飆升到1.8億美元。截至目前,GiltGroupe已經獲得了5輪融資,最近的一次融資是在今年5月,當時軟銀集團聯合了高盛、德豐杰成長基金等5家機構聯合向其注資1.38億美元。
在互聯網上,中國幾乎就是美國市場的鏡像。因此,當GiltGroupe開始走紅之時,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也在不斷擴大。
在過去幾年內,中國的奢侈品行業規模一直以超過20%的增速迅速增長,2009年后更是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隨著電子商務的日趨成熟,《2010-2011年度全球電子商務研究報告》預計:未來兩年國內奢侈品電子商務的銷售規模將超過200億元人民幣,行業年增長率將有望維持在100%以上。易觀國際發布的最新數據也顯示:2011年第二季度中國奢侈品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達到34.5億元,環比增長19%,預計全年交易額將超過160億元。2011年因此也被稱為奢侈品電子商務的“中國元年”。
如此廣闊的市場,再加上GiltGroupe成功模式的刺激,讓國內創業者和資本市場也開始在奢侈品網站上躍躍欲試。一時之間,國內奢侈品網站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
號稱國內第一家奢侈品B2C網站佳品網即于2009年9月正式成立,它可為會員提供1-7折的全球名牌商品。2010年7月,借鑒GiltGroupe模式的尚品網正式上線,3個月后便獲得千萬美元級別的投資。此后,更多的奢侈品網站相繼出現,齊齊瓜分市場。
面對奢侈品電子商務如此紅火的現狀,更多的電商開始坐不住了。今年初,網易推出了“網易尚品”。新浪也不甘落后,“新浪奢品”開售香奈兒、迪奧(Dior)、芬迪(Fendi)等知名品牌,產品折扣低至8折,有的甚至低至4折。京東商城也宣稱其奢侈品網站toplife.com將于11月上線。
對于各路力量齊聚奢侈品網購市場,業內營銷專家朱勇認為,購物網站存在熱門但利潤低的特點,因此各大網站都在尋找高速增長點,而做高端奢侈品的銷售則是最突出的表現。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