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成千上萬的小企業主參加了你們的培訓項目。他們犯的三個最常見的錯誤是什么?
馬蒂爾:嗯,我想,不管你信或不信,他們犯的最大錯誤在于,大多數企業從未撰寫過商業計劃。
記者:真的嗎?我們正在談論的可是一些年銷售額在1,000 萬到2,000 萬美元的企業啊。
馬蒂爾:許多企業從未撰寫過商業計劃書,從未進行過業務形勢分析,甚至連一些很簡單的預算也沒做過。這些企業的決策權主要還是集中在CEO 及少數幾位受托人的手中,這些人可能在公司高層已經待了20 或25 年了。其中的一半人都需要被替換掉。這些是我們親眼目睹的事情。
記者:有些企業并沒有做這些事情,但依然經營得很不錯,你對此感到驚訝嗎?
馬蒂爾:這的確令人稱奇。它們的令人驚訝之處在于企業主的創造力、耐性,以及他們的執著,這也是他們吸引人的地方,讓那些愿意為他們出力的人認為,他們的夢想就是自己的夢想。但還有辦法做得更好。要多一點系統性,多做一些分析。這樣做的回報是非常顯著的,就像開啟了門一樣。
記者:我們或許正邁向一個不得不自謀生路的時代,如果失業率居高不下,世道變得更為艱難的話,你對那些從未想象過自己會成為創業者,但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嘗試自謀生路的人們有沒有什么建議?換句話說,你如何釋放出一個人內心的企業家精神,若這種東西真能被釋放出來的話?
馬蒂爾: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一些人由于客觀情況的需要而走上了創業之路。但有價值的企業,能夠創造出巨大價值的企業,能夠雇傭大量人的企業,的確是由那些有愿景,有夢想的人出資并創辦出來的,F在,擁有一個能夠自我延續下去的企業是一個夢想,一個美夢,但這種夢實現的幾率是有限的,你不會在副翼學會看到很多的初創企業。我們看到的都是一些已存在了一段時間,企業主覺得“要更上一層樓,就必須得到某種幫助”的企業。
如何成長
記者:我今天觀看了你指導一些企業家的場景。我的一個心得體會就是,企業家需要對企業一些哪怕是非常微小的變化和轉折點保持一種一以貫之的關注度。我什么時候需要借助外人的力量?或者說,我什么時候需要一個不同的視角?你能不能為我們總結一下,小企業主應該經常詢問自己哪三個問題,方能確保企業健康地向前發展?
馬蒂爾:我想他們應該時常問自己:“我的產品是不是正在滿足客戶的需求?我是否建立了恰當的組織架構,是否雇傭了恰當的人選在恰當的地方做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接下來)我們還需要控制措施。我們是否擁有衡量成功和失敗的辦法?我們需要財務、非財務、運營,以及運營前的控制措施。
記者:現在,不確定性猶如棺罩一樣懸掛在企業上空。它往往導致你在應該采取行動的時候不知所措。無論你是誰,你所處的是什么行業,有哪幾件事情是小企業主現在應該做的?
馬蒂爾:我想所有的企業主現在需要關注的頭等大事是,市場已經出現了整體性的衰落。如今的國民生產總值(GNP)增幅大約在1% 左右,明年的增速預期會在1.5% 到-1.5% 之間。市場處于衰落態勢,這是我們很長時間以來頭一次見到的場景,甚至有可能出現通貨緊縮。因此,企業主必須控制好企業的成本。戴明博士(Deming)教導我們,當質量上升時,成本就會下降。質量是什么?質量就是滿足或超越顧客的期望。
記者:客戶的期望,或許不是你自己的期望。
馬蒂爾:沒錯,是客戶的期望。就拿生日蛋糕打個比方吧。你不會因為在一塊香草蛋糕上多點綴了一些巧克力而得到額外的褒揚,如果那不是客戶想要的話,F在,你或許會對我說:“我想要一塊香草蛋糕”,但如果我通過其他途徑了解到你喜歡在蛋糕上方點綴一些巧克力,那么我就滿足或超越了你的期望。客戶期望的重要性,是再強調也不過分的事情。
記者:剛才你談到了衡量企業成功或失敗的尺度,還談論了如何滿足預算和客戶的期望,F在讓我們把這些應用在副翼學會身上,你是否會用一家公司在完成培訓項目之后的成功與否(既要看收入,也要看雇用人數)來衡量你的組織呢?
馬蒂爾:正是如此。這就是這個機構的意義所在。創造出就業機會是最重要的。在任何一個自由的企業體系中,為了創造就業而用資本去冒險,都是一件最高尚的事情。如果我們的客戶正在增加員工人數,他們的銷售肯定也在增長。在培訓項目結束時,企業主們需要填寫一份調查問卷,對我們進行評估,F在我們來談談這方面的事情。我們每年都會對客戶進行調研。我們的員工是如何對待你的?你如何評價我們的設施?我們還能做些什么事情,能夠讓你在這里的生活變得更舒適一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