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爾(Erica Zidel)知道,為自己的創業公司籌措資金,將會是一份全職工作。她也很擔心,對資本的追逐將會分散她的精力,讓她不能全力做出最好的產品。所以,她沒有選擇奔走于各個投資商之間,而是用兩年的時間在一家公司工作,同時準備新公司的籌建。
在工作時間內,這位波士頓居民是一位管理顧問。晚間和周末,她專心用來創業。她創辦了一個在線社區Sitting Around,自己擔任CEO,這個社區幫助家長們在鄰里之間找到可以托管照看小孩的保姆服務。
“我相當于干了兩份全職工作。”賽德爾說。兼職創業讓她的日程非常緊張,甚至有點“精神分裂”,但是同樣令她十分興奮。“當我早上醒來,意識到這是一個周一,我會立刻興奮起來。”
更讓她振奮的一點是,咨詢工作的收入足以支撐她的Sitting Around所需要的資金。這不僅可以讓她免受融資的掣肘,還讓她和自己的搭檔、首席技術官泰肯(Ted Tieken)擁有公司100%的股權。
“這讓我能夠完全決定公司的走向,大到未來發展,小到每一個產品的開發,在公司非常早期的時候,非常小的改變也可能導致大的后果。”賽德爾表示,“我希望能自由掌控,免受董事會或者投資人的制約。如果創始人有決策權,公司能夠更快地創新。”
專注于創新為其贏得了豐厚的回報。如今,Sitting Around的業務遍布全美48個州,并拓展至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該網站自2011年6月上線以來,每個月用戶數量都在翻番,至2011年年末,用戶規模達到5000名。并且,由于表現出眾,它最終進入了2011年MassChallenge創業比賽(波士頓的一項創業競技及孵化項目)的決賽(共125個項目進入決策)。也許最令人興奮的事情,是公司成立之初,賽德爾作為兒童看護革新的倡導者,曾受到白宮高級領導人的接見。
資金和時間哪里來?
“一邊工作一邊創業的好處在于,你可以在不危及財務健康的情況下,測試你的商業主意是否可行。”商業顧問斯利姆(Pamela Slim)說。她還是《逃離格子間》(Escape from Cubicle Nation: From Corporate Prisoner to Thriving Entrepreneur)一書的作者。
“當你不知道每月的收入來自哪里的時候,難免會產生一種‘堅持還是退出’的思想斗爭。”斯利姆分析道,“如果你還要進行很多創新性的工作,這顯然是一種很不利的狀況。所以,較小的經濟壓力能夠緩解緊張的心理,對企業的創新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賽德爾對此深有體會。得益于她白天所從事的工作,她能夠將1.5萬~2萬美元的自有資金投入到創業中。她無需四處舉債或者像苦行僧一樣生活,這是令她驕傲的一點,同時也是其創業的必要條件。“因為我是一位母親,我必須讓兒子擁有不錯的生活水準,”賽德爾解釋道,“同時我也非常節約,而且清楚地知道,在生活上多花一塊錢,就得在Sitting Around上少花一塊。我寧愿干兩份工作,也要讓兒子衣食無憂。”
但是種子資金并不是創業食譜中的惟一原材料。
“當開始創業時,我以為最寶貴的資源是錢,實際上卻是時間。”LazyMeter網站創始人富蘭克林(Aaron Franklin)說。LazyMeter是個“懶人”計劃任務網站,促進“懶人”按時完成自己的任務。
富蘭克林和LazyMeter的聯合創始人朗格(Joshua Runge)在創業之初,都在微軟工作,一開始他們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時間“鬧著玩”。經過4個月的腦力激蕩和發展后,兩人感覺自己無法兼顧微軟的工作了。當LazyMeter還在產品架構階段時,他們在2009年末離開微軟,從事更有彈性的網絡咨詢工作,來獲取穩定的收入。
“我們需要一個收入來源,來換取開發正確產品的時間。咨詢顧問確實是一種特別合適的工作。”富蘭克林說。
基于項目的工作不僅讓富蘭克林和朗格能夠有時間創業,還帶來了其他好處。因為他們將開展咨詢工作作為創業公司的一部分,他們通過將稅前收入投入到新公司,能夠盡量“拉高”收入。
如今,LazyMeter有超過1萬名用戶。其服務目前免費, 網站計劃在2012年第一季度引入收費的高級會員功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