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遭遇到經濟出現危機競爭日益激烈時代的中小型企業來說,擁有者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可以取得短期成果的領域——在決策方面也偏重于短期情況就屬于非常自然的選擇。盡管所有人心里都希望可以著眼于未來,但在實際行動中依然會表現出注重于短期情況的趨勢。畢竟,在公司營業收入出現下滑、客戶紛紛選擇離開、盈利看上去就象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以及現金流向錯誤方向的時間,短期角度往往就屬于企業家們能夠承受的唯一選擇。
畢竟,對于企業家們來說,在眼前事情都讓人忙得焦頭爛額時,又怎么能期望可以對長遠問題進行認真考慮呢?
但是,如果企業家們可以知道下列情況的話,所采取的措施會發生什么變化呢?如果我們可以確認現有公司在未來二十年的時間里可以毫無疑問地生存下去的話,所采取的措施又會發生什么變化呢?舉例來說,如果企業家們可以知道:
——在今后一兩年(甚至五年、十年)的時間中,一位問題員工依然不會主動提出離開現有崗位。對于企業家們來說,繼續選擇忽視該問題的存在還具有實際意義么?難道真是打心眼里想與他成年累月地打交道?
——一名自由散漫的合作伙伴將不會放棄自己擁有的業務;并且,在未來二十年里,他將憑借極小的貢獻來攫取到絕大部分利潤。對于認識到這一點的企業家來說,是會選擇現在就開始嘗試解決問題,還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渾渾噩噩地繼續糊弄下去呢?
——一個客戶有限的小型市場將不可能發展起來。對于企業家們來說,是會選擇轉移、擴大或者尋求其它的銷售渠道,還是在未來二十年里繼續抱怨機會有限呢?
對于企業家們來說,短期危機可能會導致長期問題、障礙和挑戰被忽略。為了解決迫在眉睫的細微問題,企業家往往會呈現出回避已經長期存在的重大問題的潛在傾向。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傾向,企業家就應該從繁忙的日常工作中退后一步,盡力扭轉非常不利的局面。在這里,我們可以先假設只要辛勤工作、實事求是并堅持不懈就可以戰勝短期出現的業務問題和挑戰。再假設公司和自身都可以屹立不倒。實際上,我們最應該做的假設就是:自己就處在事件當中,面對著同樣的問題和失誤。這時間,企業家又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步驟來進行處理。
對于企業家來說,歸根結底就是要確保絕對不會出現回頭言道:“我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問題已經存在了十年之久,自己卻還是沒有處理好(相關情況)!边@才應該是最大的恐懼所在——確保它不會成為現實。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