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記》的故事中,孫悟空經歷了三次創業:第一次創業為小創業,憑膽量而稱為美猴王;第二次創業為中創業,憑拜師學藝而拜為72洞妖王的“可汗”。第二次創業中蘊藏著無數的陷阱,盡管孫悟空神通廣大,并自封為齊天大圣,但由于他心高氣傲、單打獨斗、輕敵等原因致使第二次創業失敗;第三次創業為大創業。孫悟空憑觀音引薦加入唐僧取經團隊,成為唐僧取經搭檔而成斗戰勝佛。所謂大創業就是勸人為善與提高社會幸福的大業,這是一個人完成不了的事業,需要集體的智慧,方可取得真經、恩澤人類。
孫悟空第一創業成功告訴人們:小創業主要靠勇氣,需要膽商。孫悟空抓住機會毛遂自薦,勇敢探尋瀑布飛泉源頭,并被眾猴拜為美猴王。孫悟空第一次創業毫無經驗,卻出乎意外地獲得了成功,解決了生存與富裕問題。但時隔數百年后,美猴王的煩惱產生了,他的壽命安全問題沒有解決。很多人因為勇敢與膽略逮住了機會去創業并取得了成功。但是后來小富即安,不思進取,最后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消失了。
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9年,美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到7年。因此要延長企業壽命,創業者就必須拜名師求大道,向孫悟空學習,放棄安逸自由的生活,立志把企業做成長青基業。
孫悟空第二次創業的故事警示人們:把企業擴大的第二次創業會有很多陷阱,主要靠才識與智商。孫悟空第二次創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由于不滿足自己的輝煌創業成就,這山望著那山高,一定要上天,進入玉皇大帝的領地去謀個一官半職,最后引火燒身,使自己回不到水簾洞。
孫悟空是一位很優秀的管理者,他率領眾猴征服了七十二洞的妖王,使之后者每年獻貢并拜孫悟空為尊者。這就好比企業在行業內取得了霸主地位一樣。事成之后,他騰云駕霧、遨游四海、施武藝、遍訪英豪、弄神通、廣交賢友。他與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等七弟兄講文論武。他大鬧龍宮,得到一萬三千斤的如意金箍捧和金冠、金甲、云履;入冥府,勾掉生死簿上猴名,不再受閻羅王的管轄。但這也從此埋下了第二次創業失敗的禍根。
企業繼續做大時,需要謹慎處理關系,否則就會侵犯很多人的利益,得罪很多人。孫悟空得罪的龍王、閻羅王都紛紛跑到玉皇大帝那里告狀,于是驚動了大企業主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采取太白金星的招安建議。由于在大企業干得不愉快,于是孫悟空上演了一出大鬧天宮的精彩好戲。玉皇大帝最后搬來如來佛祖。孫悟空依然勇敢地對抗如來佛祖,提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要求。
最后,孫悟空因輕敵,敗在了如來佛祖手中。孫悟空的第二次創業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的三大志向“成佛、成仙與成圣”之一——成圣的目標已經在第二次創業中實現了,并且孫悟空的本領得到了提升,同時積累了很多人脈關系。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