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偷后勤,偷服務是高級角色,那么偷市場就是頂級,神不知鬼不覺,搞個盆滿缽滿。
至于那些直接偷公司現金的,就是純莽夫,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了。
至于神仙級的,就是搞并購,拿公司的錢去并購,本來估值幾千萬的,主動提價幾個億,這種就算是洗錢了,這種一般都選擇高技術公司,最好是業績沒有體現的,為什么呢,因為估值可以隨意,說多少就是多少,這種遇到,投資人只能干瞪眼。
我比較信的兩個指標,如果一個公司說自己公司很牛逼,那么就要看他的人均單產,人均單產目前世道下,低于60萬的就不要扯了,當然是越多越好,有的公司靠人海戰術去搞,產值一大堆,自己員工待遇不咋地,就是人均單產低,打人海戰術沒什么技術含量,有錢都可以打,一遇到財政緊縮,就慘了,最關鍵的是,投人海那是每個月都要燒錢,人越多,人工成本越大,并且沒生意還要發工資,最后就是爆掉。
第二個是自由現金收益率,談產值、談其他的都沒有太大的意義,產值上去,搞存貨,賣不掉,有什么意義,賣掉了,還是應收賬款加權責發生,這點就容易造假,簽大單,激進的會計政策,誰知道明年收不收得到。
但是自由現金收益率相對而言就靠譜,因為綁定了現金流,是考慮了損益表之后再加上一個現金流,并且是自由現金流,這樣相對就靠譜,沒收回來錢自然就沒有現金流,靠存貨估值或者公允價值調整搞出來的每股收益率,或者所謂ROE,在現金流面前都是要現原形的。
自由現金流收益率 =每股自由現金流 ÷ 股價
股息是公司實際分配給股東的現金收益,而自由現金流就是潛在的可分配現金收益。如果自由現金流收益率長期明顯高出股息率,就會有故事要發生,公司要么會加大股利分配力度,要么用來投資或擴大再生產,不論怎樣,股價都有上漲動力。
但是自由現金流好,是不是說就一定靠譜呢,這也不一定,要看大股東什么情況,大股東守財奴,或者經常偷上市公司的錢,那你也只能干瞪眼,上市公司這個指標好的,萬年一毛不拔的多了去,有的更過分是把錢存在某些關系銀行,搞利益輸送,那就缺德了
一個公司自由現金好,大股東也一直不肯出血,會迎來強行并購,也就是杠桿收購,你的公司是現金流公司并且自由現金收益率高,惡意并購公司買下你的公司,要么強行分紅然后一地雞毛跑路,要么就是花1元錢買下10元錢這種生意,最后買下的10元錢生意短期內會彌補回那1元的成本,這里面就有個杠桿是值得冒險的,境外凡是搞并購的,無一例外的都是盯上自由現金收益率好的公司,典型的比如著名的席夢思公司,被買賣了N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