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來,陶瓷行業經過粗放式高速發展,一邊收獲鮮花,一邊苦嘗惡果。當資本市場的繁榮與高歌猛進遮擋了做實業人的嘔心瀝血,當過去的成功掩蓋了當下疲憊的真相,當投機、捷徑、僥幸成為“快公司”的典型特征,人們不再考慮走多遠,而是能走多快、多狠。
在這個未臻完善的商業社會中,行業所體現出來的一種癥候,就是重手段輕誠信,重目的輕道德,重競爭輕規則,重業績輕人權,重權威輕管理,認定“適者生存”的殘酷競爭是市場天然狀態,從而破壞均衡、共贏、可持續發展的商業環境。
盤點企業家精神、自主創新、誠信經營、環保意識、社會責任、專業專注、規范管理、合作共贏等陶瓷行業的“正能量”,致力傳播一種溫情的、良善的、有規則的、符合現代商業精神的價值觀。未來中國陶瓷企業面對的環境更加多變和復雜,但擁有“正能量”的加持,定能從窄門走向寬廣。
釋放正能量,行業就明亮。
企業家精神
每個企業都需要有個理念,而且它應該是以創新為靈魂、以冒險為天性、以敬業為動力、以學習為關鍵、以執著為本色、以誠信為基石、以合作為精華的。企業家在這個理念的支持下,帶領著團隊去努力拼搏,時間長久就會形成獨有的精神文化,企業的長盛不衰就依靠于這種文化的傳承。
由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的“企業家精神”,是指企業家組織建立和經營管理企業的綜合才能的表述方式,作為企業重要而特殊的無形生產要素以及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來源。真正的企業家思維定勢是為了社會,市場、土地、勞動者、資本等要素只有在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手中,才能在復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中發展壯大起來,才會真正成為財富的源泉。只要企業家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知名經濟學家張維迎在其論《論企業家:經濟增長的國王》一書中指出,企業家是善于捕捉機會的人,是管理組織者和創新者。因此,企業家是最具有正能量的群體,他們天然具有的創新、執著、冒險、樂觀的正能量,釋放正能量有益于同合作伙伴雙贏,有益于推動企業不斷發展,最終推動社會進步。
自主創新
目前,陶瓷產能繼續保持增長,國內外形勢不利于陶業發展。在這種環境下,堅持自主創新便變得更為重要。
創新,是企業家的靈魂和主要特征。一個企業最大的隱患,就是創新精神的消亡。自主創新,包括有思路創新、策略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價值創新、品牌創新、模式創新、產品設計和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等多個方面內容。自古以來,中國陶瓷就有自主創新的傳統,歷代的名窯名瓷就是實證。在當今激烈的競爭中,陶瓷企業要生存發展,必須著力抓好企業的自主創新,廣泛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不斷改進產品設計,加快技術改造,吸收先進技術,開發新產品。尤其是重點抓好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的研究及創新,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
陶瓷的價值主要是體現在其設計、制作過程以及品牌的附加值上。簡單的重復加工、粗糙模仿注定只能站在產業發展的底端,而融合了精心設計、精細制作的產品則能擺脫傳統陶瓷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提高利潤率,搶占陶瓷產業的制高點,自主創新將是企業發展的強勁動力。
誠信經營
目前,市面上質量偏低、假冒偽劣、以次充好、消費者投訴無門;企業內部勞資糾紛、財務不透明、偷稅漏稅、騙取融資、賴債躲債;同行之間惡劣競爭、侵權、造謠中傷;合作伙伴之間毀合同、打官司等誠信缺失現象在陶瓷業內屢見不鮮。這些都是由企業管理水平低下、自律意識較差、受到利益的驅動以及行業政策法規的缺位、市場監管力度不夠等多種原因造成的。近年來,市場競爭日益趨向白熾化,為了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和爭奪更多的市場占有份額,諸多陶瓷品牌開始不斷地擴大生產規模。過于片面的追求高速發展,除了導致產能過剩與資源浪費外,亦使陶瓷行業變得更加無序。
誠信是企業家的立身之本,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更是信用經濟、誠信經濟。誠信是一個帶有全局性、戰略性、決定性的大問題,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企業行為與誠信準則相互背離,即使能夠輝煌一時,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
傳統產業的品牌價值實屬不易。特別是對于關注度極低的、雜亂無章的陶瓷行業,要想獲得消費者、政府、行業以及合作伙伴認可,就必須要加倍努力、長期堅持做好產品品質、銷售服務、品牌形象和企業社會責任等系列工作,為消費者和合作伙伴提供更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今日,企業的誠信經營和規范發展都顯得非常之珍貴。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