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意識
低碳環保是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必經之路,加強資源保護,創建資源節約型企業,走新型現代工業化道路已成為陶瓷發展趨勢,這既是國家的產業政策,也十分符合陶瓷行業的實際,更是陶瓷業的生存之道。
目前,一方面,為了規范陶瓷行業發展,國家相關部委、各級政府、行業協會等單位都已經加大了對高消耗、高污染的監管力度,各種行業技術標準相繼出臺,產業門檻也隨之提高。另一方面,陶瓷企業更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具體落實,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走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路子,從而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所幸的是消費者節能環保意識的增強,也在促使陶瓷企業自發關注產品的能耗情況。
社會責任
作為社會生產要素結合體系,企業并不是單獨存在的。企業發展的好與壞,直接牽涉到投資者、員工、社會、客戶、合作伙伴等很多方面的利益。如何妥善處理各方的利益關系,是一個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核心基礎。五個利益綜合的最大化,才是企業的追求。因此,合格的企業經營管理者,首要的是社會責任,其次才是管理水平。每個企業都應該承擔嚴格遵守法律、奉行高度的商業道德、關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其中,員工分布于產品研發、制造、管理、推廣、銷售和售后服務等環節,而他們的利益包括工資福利、和諧健康的工作環境、勞動保護、社會保險、解決生活和家庭難題、豐富員工的業余娛樂等等;社會利益包括合法經營、公平交易、保護環境資源、依法納稅、解決就業、積極參與公益等等;客戶的利益包括提供物超所值的產品以及完善的服務;合作伙伴包括有上游的供應商、下游的經銷商、中間的銀行、媒體等等,大家都是在同一條利益鏈上,環環相扣,榮辱與共。
專業專注
目前,業內主要有四種發展模式,且都存在著大量的成功案例,其分別是:1、多元化、多品牌,如新明珠集團、新中源集團等,除了生產陶瓷、衛浴之外,這些企業還涉及有房地產或其他業務;2、多品牌、專業化,如歐神諾股份、鷹牌陶瓷等,在專注于單個領域的前提下開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品牌,并分別配備有生產基地和團隊,各自獨立運作;3、單一品牌、多元化,如大唐合盛瓷磚、金意陶陶瓷等,在單一品牌的標識下,同時涉及到微晶石等若干主流產品領域,且產品定位層次分明,產品結構和配套均較對完善;4、單一品牌、專業化,如簡一陶瓷等,專注于單一產品研發和生產,針對特定市場進行深耕細作。
以往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陶瓷企業難以抑制貪多、求大的發展欲望,多元化和多品牌成為了行業的主流模式。不過,專化業發展是全球商務的大趨勢,這點已是業內的共識。
專業專注是指個體以市場為導向而集中心力在自己專長的領域內進行精耕細作,做到極致。多元化模式要獲得長遠的發展,也必須要建立在專業專注的基礎上。特別是在資金實力、人才配備和市場份額都未能夠支撐多元化操作時,精力過于分散,會導致每個品類的供血不足,也會使企業喪失原有的競爭能力。
規范管理
發展越快,問題就越多。陶瓷行業如何制定符合自身發展要求的“指南針”,國家和政府如何實施嚴格的產業監控以及企業如何進行規范管理,這些都將直接關系到產業轉型升級問題,亦是三者在“十二五”階段必須解決的重點問題。
目前,我國有近20個地方政府正在大力發展陶瓷產業,產業重復建設、國家資源浪費、污染環境、產能過剩等現象較為嚴重,整個行業都陷入混亂而不能自拔,無序競爭局面愈演愈烈。同時,由于企業生產規模過小,諸如融資信用差、高層次技術人才少、管理手段落后、融資能力差、產品質量差、服務水平低、價格管理不規范、技術創新能力差、生產設備落后、環保投入不到位、納稅行為不規范、商業賄賂泛濫、產品附加值低、資源浪費、用工不規范、銷售渠道難以下沉、大眾品牌少、缺乏國際競爭力、國家法律法規難以得到有效執行等難以解決的問題亦普遍存在。這些是限制企業發展的最大桎梏。
造成陶瓷企業管理混亂的原因有:搞不懂企業和市場的現況,所以無法決策;形成不了經驗的積累,所以無法進步;不理解顧客,所以行動盲目;攏不了人心,所以無法長久。而企業需要從三個方面構建自己的管理體系。在治人方面:管理者要隨時克制自己欲望,廣開言路,三省吾身,戰戰兢兢;努力遏制企業中存在的Cye裙帶關系等各種隱蔽的禍根,肅清企業政治氛圍,切掉企業“贅肉”,構建精簡嚴明的管理架構以及流程,合理分配崗位職責與權利,加強團隊業務培訓以及精神文化建設;在管錢方面:投資者要隨時獲悉自己的資金含量、流向以及收益風險;管理者要建立清晰的財務報表、合理利用企業財產、謹慎投資業務、嚴格控制企業運營成本、維持經營收支平衡等;在強物方面:增強品牌意識,加強產品創新研發,優化生產流程設計、嚴格品質檢測標準、強化營銷服務等。
合作共贏
今年以來,產業集群的聚合速度正在加快,為降低企業運作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原來很多游離在產業集群邊緣的企業亦迅速聚攏到一起,各類家居聯盟層出不窮,促使產業基地的格局更加集約化、明朗化。
所有的陶瓷產品創新,都必須要依賴于機械化工原料的創新。同時所有陶瓷產品的營銷工作以及服務也都依賴市場渠道以及經銷商來完成。彼得·F·德魯克認為,所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指能干別人根本不能做的事,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能將市場、客戶的價值與制造商、供應商融為一體的特殊能力。換言之,未來的競爭就是整合資源能力的競爭。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或謀求上市融資或暗中實行并購計劃。因為他們明白,誰對人才、資本、市場信息、營銷渠道、商家資源等企業必要因素的吸納能力以及包容性強,誰將會是最大的熟家。
因此,做企業必須要有一個合作的心態,縱向整合原料供應商以及產品渠道資源進行產品或技術創新,橫向爭取聯姻同行、金融、媒體等相關聯產業,積極參與市場交流,共同應市。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