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決策過程老套而又枯燥乏味,其實不然,"決策"是對個人和組織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睡眠狀況、直覺、情緒以及心智等因素,都影響著一個人的決策品質。
賓夕法尼亞大學睡眠與時間生物學系主任、睡眠實驗室負責人,大衛·丁格斯博士說:"絕對不要在你筋疲力盡、疲倦不堪或睡眠不足時去做重大決策,那完全是在賭博。由于人體自身的生物特性,在睡眠缺失時做決策,多數人都會犯錯誤。"
但事實上,我們在做大多數決策的時候,都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比如汽車銷售員希望你在走出樣品展廳的時候就能給他一個答復;你需要決定是否接受一份工作,是否需要馬上接受外科手術,等等。最后期限總是出現,你必須做出恰當的決策,而且要快。因此,作為管理者,需要有寬廣的視野。
保持清醒的狀態
英國發明家伊萊亞斯·豪發明了第一臺實用型的雙線連鎖縫紉機,他的設計靈感來源于睡夢。
一天晚上,他夢見自己在叢林中被一群拿著長矛的食人族包圍了。他們命令他必須在天亮的時候發明出一臺縫紉機,否則就要吃掉他。早晨來臨的時候,食人族圍住他,并準備嚇唬他。當這些食人族拿著長矛對著他刺來刺去時,他注意到每根長矛的頂端都有一個洞。伊萊亞斯醒了,并且給他的難題找到了答案:在針頭上開一個洞。于是,一臺合格且高效的縫紉機問世了。發明家在清醒的時候無法解決的問題,卻在睡夢中得到了解決。
不少絕好的主意經常出現在淋浴或者慢跑的時候,甚至可能出現在睡夢中。因為,這些時候我們能夠放松自己,并且能夠專注于那些在令人心煩意亂的現代化辦公環境里無法關注的事物。
托馬斯·愛迪生習慣每只手各拿一個砝碼坐在椅子里,在他剛要打瞌睡的時候,手里的砝碼就會掉在地上,他也清醒過來,從那些在半夢半醒的過渡區域想到的好主意。這種狀態下精神的靈敏度對做好決策是非常重要的。
盧達·科佩金娜是咨詢研究公司Noventra Corperation的首席執行官,在她和數百名執行官一起工作期間,以神經系統學和運動生理學方面的研究做支持,證明了在清晰的狀態下采取行動,是做好決策的基礎。就像運動員要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下進行比賽,才能進入最佳狀態一樣,經理們也可以保持清晰的狀態,來改進決策的質量。這種清晰來自對頭腦準確性和精確性的訓練,以及保持身體、頭腦、情緒之間的平衡。
但我們的現代工作環境設計出來就是為了損害這種清晰狀態的。頻繁打擾、多重任務、壓力以及疲勞都會削弱這種清晰的狀態。經理們需要與這些影響力量相抗衡,以便擁有能夠做出正確決策的精神狀態。有時候如果你的狀態合適,答案就會隨之而來。
當你需要做一個重大的決策,卻陷入猶豫不決的境地,這時你應該先檢查一下自己的精神狀態。在最終做決策之前,做幾次深呼吸,或者問自己一個問題,以便達到清晰的狀態。但不要把缺乏清晰的狀態,作為做不了決策的借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