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政府日前發布“濟南科技11條”,從鼓勵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降低科技人才創業門檻、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積極構建創新創業平臺等四方面為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有力支持。
為推動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打造科技人才創新創業高地,濟南市政府聯合山東省教育廳、科技廳、人社廳,制訂出臺了《發揮省會優勢打造科技人才創新創業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全文共11條,簡稱“濟南科技11條”。
根據新出臺的措施,今后濟南對高校、科研院所創辦科技創業企業,職務發明成果轉化所得收益,按至少60%的比例分配給參與研發的科技人員及其團隊;注冊資本中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最高可允許70%的比例,申請設立企業注冊資本在50萬元以下的內資公司(1人有限公司除外),其資本注冊允許“零首付”。
同時,“濟南科技11條”還允許和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創辦的科技創業企業實施股權激勵以及科技人員離崗創業;允許和鼓勵駐濟高校全日制學生(包括各類研究生)創辦科技創業企業,凡進入園區工展創業工作,可視其參加學習、實訓、實踐教育,按相關規定計入學分,并免費享受創業導師輔導。
此外,“濟南科技11條”還規定對新創業的科技創業企業,3年內由財政將這項產品新增增值稅等地方財政收入部分通過扶持資金方式撥付企業,專項用于技術研發;各類創新服務平臺向園區內科技創業全部開放,優惠使用;新建并經國家或省認定的創業服務中心、大學科技園等科技企業孵化器,自認定之日起3年內,免征營業稅、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
據了解,“濟南科技11條”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