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以來,大學生創業成為高校的一個熱門話題。據統計,“十一五”期間,浙江從事自主創業和自由職業的應屆畢業生超過兩萬人。
這些創業的大學生現狀如何?他們在創業過程中有些什么困難?高校、政府部門針對大學生創業出臺的扶持政策有沒有起到作用?昨日,寧波工程學院對媒體發布了一份學生調查報告,從這份報告中發現,近幾年寧波高校在校大學生創業積極性總體較高,但是在發展中仍存在不少瓶頸。
通訊員 譚超華 記者 章萍 實習生 高文婷
創業劣勢
項目定位不準確,缺乏管理、法律方面知識
據了解,這份調查是寧波工程學院學生處副處長易后余帶領12名學生,調查了寧波大學、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浙江紡織服裝學院、寧波工程學院等4所高校34名在校創業的學生和指導創業的教師后,共同完成的。從調查看,大學生尤其是在校大學生創業普遍存在四大劣勢:
1.創業的出發點缺乏理性基礎。從調查看,超過50%的大學生創業的出發點是為了挑戰自我,還有近25%的受訪者則是為了尋求刺激,這就說明他們創業出發點缺乏一定的理性基礎。
2.創業項目定位不準確。調查發現,許多在校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還只停留在一個美好的想象中,創業項目的選擇往往沒有經過市場調研就倉促上馬。
3.綜合素質弱,缺乏經驗。雖然多數大學生在大學期間也學了一些有關基礎管理方面的知識,但對于人事管理、資金財務管理、生產管理、經濟法、稅務、知識產權法等知識仍比較缺乏。
4.與學業沖突矛盾。在創業過程中,每個創業項目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管理經營,而作為學生,又需要根據學校安排的課表準時上下課,完成相應的課后作業和進行各種考試。許多大學生往往會顧此失彼,有的同學甚至學業不成功,創業也不順利。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