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投控型機構運作模式
我們來看看投控型企業到底有些什么運作的手法。
美國黑石,這家公司的主要手法是大手筆收購,三年不發市,發市吃三年,這種大手筆收購,財務型投資,純粹財務型投資,進去是為了出來。然后公司退出來的時候,將產權交給誰呢?交給若干聯盟戰略投資。為什么會這么做?因為在我進去的時候,整合得差不多了,但是我擺明了是一個財務投資者——黑石在全球有很多戰略投資者的聯盟。
簡單地說,我們一般認為,三年左右拋掉的是財務型投資者,三年以上的是戰略型投資者,這是民間一個比較粗的分法。那么也就是說,黑石主要是做短線的,但是黑石有很多聯盟是做中長線的,等到黑石把價值經營出來了以后,黑石又想去做另外一塊企業的時候,這時候他的聯盟就上來發揮作用了。
而另一家企業,德州太平洋,是在市場低迷的時候投入資本市場,挖掘遠見利潤。所謂別人貪婪時你恐懼,別人恐懼時你貪婪,說的就是德州太平洋的運作。這家公司特別擅長在市場低迷時期進入,所以郭廣昌和柳傳志這兩個人在做他們的投資板塊的時候,都不約而同喊出來,做中國德太,就是這個意思。還有新加坡的淡馬錫,它的奧秘就在于秉持價值投資,把握一臂距離,把握各地發展周期。淡馬錫最開始,第一波是做工業地產的;第二波新加坡起飛了,招商任務完成了,開始做新加坡的航運;第三波做新加坡的航空和金融;第四波新加坡已經無他了,彈丸之地,600多平方公里,玩一玩就玩掉了,那么干什么,融入亞洲,做中國建行等等優質企業的投資者,做蘇州工業園,擁抱中國。可以說淡馬錫的這種沖浪式,一波更比一波高的發展方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橡樹公司,運作的最大特點是折價購買其它公司的不良資產,等到經營改善后出手,屬于能力型套利。這家公司不是去買股權,而是喜歡去把其中的一塊不良資產買下來。但是更厲害的是,它特別擅長于把不良資產做成優質資產,在這方面它是非常有能力的。
另外,阿波羅是美國最牛的一種PE模式,對不良的債務進行重組,對破產程序的精通,使得他總是能夠從中大賺其錢,這是阿波羅的運作。華平是很受人欣賞的一個公司。華平的運作模式是,通過長線投資,以核心能力為平臺,大膽投入,全力協助成長。華平的運作中非常值得學習的是什么呢?華平一般是并購一家企業,然后就像自己做產業一樣,全情投入,做上三年左右,把這個行情摸明白。然后以這個公司,以這個產業公司的經理班子為基金經理,他們下去去尋找新的CYE并購對象。而華平母公司的經理班子,這時候因為這三年里面整合這家公司,也得到經驗了,就做判斷。下面的產業公司的找項目,母公司的人做判斷。
一般來講,華平以五到八年為周期,換一個產業,通過今年并購一個企業,等于切入一個產業。在五到八年里,就著這個產業,抓住不放。雖然雷曼兄弟也有這個特色,但是全球來看,風格最鮮明的是華平。
最后,凱雷是政治搭臺,利用人脈撬動市場關系。小布什,英國的前首相梅杰,美國的拉姆斯菲爾德,菲律賓的阿羅約以及阿基諾夫人,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李登輝,全部是凱雷資本的董事。這種董事是關系董事,給公司拿項目的董事。比如香港的梁錦松,上一次大賺一把。他牽線把黑石19.9%的股權賣給中投集團,后來最后談成12,不是19,中投集團花了好幾十個億的美金進去,而且沒有投票權,就是買了一個優先股,等于發了個半高利貸,而且風險還不保障。把中投的總裁樓繼偉很是坑了一把。但是梁錦松個人據說作為中間,做人脈介紹就拿下將近十個億的人民幣,靠的是什么,就靠的人。
當然,各個國家的投控型運作,都各有特點,但是最有特點的其實差不多都聚合在美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