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資(Angel Investment)通常指自由投資人或非正式風險投資機構對原創項目或小型初創企業進行的一次性前期投資。今年以來,多家投資機構成立早期投資基金。加上之前個人天使投資的活躍,國內儼然出現了一股“天使”潮,坊間甚至有“不創業就去做天使”之說。但“全民天使”的熱潮,對行業來說未必是好事。國內天使投資人迅猛增長,“天使投資”這個聽來極為可愛的名稱卻未必如想象中的純潔,中國的天使投資圈彌漫著五大謊言,這需要創業者撥云見日擦亮雙眼來辨別。
謊言1:“我很有錢”
真相:借高利貸完成GP
很多剛成立的基金公司都處在創業階段,難免會夸大融資規模。就像創業者普遍會夸大融資額一樣,這也就是說,VC夸大自己基金的融資額其實是行內的潛規則。
一位風險投資人曾描述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有創業者被高利貸人士追債,創業者說他們沒有借過高利貸,后來追債人表示是他們的投資人借了高利貸。由此可見,很多風險投資人急功近利,為了忽悠有限合伙人(LP)投資進入他們普通合伙人(GP)的基金,不惜借高利貸完成自己的GP投入基金的份額,這樣做其他LP才會匯款到賬。
謊言2:“我肯定會投”
真相:騙取計劃書
這種謊言往往也會出自剛成立不久的基金公司。當LP的錢還沒融到時,他們要假裝成一個像模像樣的基金公司,打著學習項目的幌子招攬商業計劃書,實際上是在浪費創業者充滿激情的推介。
創業者應該聘請口碑好的財務顧問、法律顧問、財經公關公司、金融咨詢機構等獲得聯系投資人的渠道,一定小心不要受騙上當。曾經有創業者花2萬元買了一個天使投資人的手機號碼,類似這樣的事件是讓人哭笑不得的。
謊言3:“所有要求都能滿足”
真相:滿足需求要另收費
投資行業魚龍混雜,如果明碼標價收費合理,這是很正常的。但是目前的市場上有一些害群之馬,用欺騙的方式收取費用,比如承諾可以融資打包上市。最讓人不解的是,很多創業者明知道會上當受騙,但還是情愿孤注一擲,真正受騙上當后又不肯接受現實。
目前的問題是,很多創業者都愿聽阿諛奉承和冠冕堂皇的謊言,很多人并不知道融資和上市的艱難,不了解自己的短處,這就非常容易受騙上當。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