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服裝企業在直營和代理上的比例分配?未來的發展趨勢又是怎樣的?
首先,直營和代理的比例取決于服裝企業自身的創業背景和初始能力。福建和浙江的服裝企業最早多是從生產廠起家,其初始能力是產品生產,因此往往會選擇加盟商開拓市場。晉江的品牌,如361°、喬丹、匹克、七匹狼、九牧王等,其加盟商店鋪占比多在70%以上,浙江的美特斯邦威、森馬、奧康、康奈等也不例外。而以銷售起家的品牌多是直營為主,比如星期六的直營比例達77%,青島原鞋業代理商自建的品牌——金色溫莎則全部都是直營。
在創業過程中,服裝企業需要形成健康穩定的業務鏈條,才能在市場上生存發展,這個業務鏈條包括設計、生產、銷售、供應鏈、財務、人力等各個方面。否則無論是直營還是加盟都難以良性循環。最近幾年,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新的童裝品牌和戶外品牌,其中不少是做外銷的生產工廠轉型而來。由于營銷能力弱,多會選擇加盟的方式來開拓市場。在客大欺店或小公司配小加盟商的局面下,這些服裝公司有的發展起來了,有的艱難支撐,有的已經倒下,期間有很多故事讓人感慨。
其次,直營和代理的比例受品牌定位、市場定位、終端業態等公司定位的影響。一般來說,品牌定位越高的服裝公司直營比例越高。在一二線城市,服裝公司的直營比例較大,而在三四線城市,由于管理的復雜度更高、社會資源更加分散,加盟比例較大。就終端業態而言,定位為商場和購物中心的服裝公司直營比例較高,而定位為專賣店的品牌加盟比例較低,也是因為專賣店的資源更加分散、管理更加復雜。
第三,無論是直營還是加盟,服裝公司提高銷售能力和加強銷售控制是行業趨勢。欲加強直營的服裝公司,提高銷售人員的積極性和能力是重要方式。常見的方式包括加強銷售培訓和增加團隊配置、對營銷團隊進行利潤分享(一般比例在20%-30%,有的高達50%),增加直營店長權力、店長入股或利潤分享等。例如,敦奴代理法國時裝品牌D.P是國內少有的代理國外品牌的成功案例,而增加店長權力和利益分享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依賴加盟的服裝公司,提高加盟商的能力和優勝劣汰是重要方向。在發展初期,服裝公司依靠一個個加盟商的努力發展業務。當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服裝公司需要把單兵作戰的各加盟商整合成為作戰兵團。一方面,這要求服裝公司加強總部的營銷職能,進行管理輸出或人員輸出,例如陳列、培訓、市場督導等。另一方面,也要求服裝公司和加盟商有更緊密的利益合作,例如361°入股加盟商,意爾康在關鍵市場購買專賣店租賃給加盟商。服裝公司也會對加盟商提出更多的管理要求,例如要求一級加盟商多開店而壓縮二級加盟商,對于弱勢加盟商由強勢加盟商兼并或進行直營等。
要實現提高銷售能力和加強銷售控制,服裝公司的管理團隊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是重要基礎。無論采取何種方式來實現從單兵作戰到兵團作戰,對總部的參謀部和教導團都有極高的要求,同時對IT系統的建設和應用、對供應鏈的快速反應機制等也要求甚高。逐步滿足這些要求是公司發展的體現。
在提高銷售能力和加強銷售控制的行業趨勢下,除了典型的加盟和直營之外,部分服裝公司采取了一些新的銷售管理的形式。例如海瀾之家對加盟店鋪進行直接的經營管理,一些女裝品牌把直營店鋪委托給外部銷售團隊經營管理。
“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服裝公司和加盟商都在前進,先行者往往具有主導優勢,落后者或被動抵抗或主動突圍。2002年,百麗并購全國加盟商,佛山代理商不甘成為小股東而創立了新品牌——星期六。因利益不同,達芙妮直營化的堅定態度與加盟商的激烈反抗亦是情理之中。未來的服裝行業,服裝公司和加盟商的合作與斗爭的故事仍將繼續上演。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