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CEO的格局決定了企業的結局
企業經營不好,包含很多因素,如:產品質量問題、市場定位問題、售后服務問題、人才流失問題、經營理念與銷售策略問題,CEO格局問題等等一系列因素,但如果我們靜靜反思一下,不難分析出,產品質量為什么不好?首先我們的采購質量是否有問題,其次我們生產工藝問題,最后是我們質量審核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無疑都是與人有關聯。為什么采購有問題?是CEO親戚還是朋友?是我們愿意買便宜的原料還是有人拿了回扣。生產工藝為什么有問題?產品制造標準SOP有沒有?員工離職率高不高?生產激勵機制夠不夠等等,按這樣追問下去,可以歸納為:
一、是否重視程度還不夠,
二、管理機制是否建立健全,
三、是人的需求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等。
這些問題我相信經過一翻努力是可以改善并能夠得到質的變化。
唯獨CEO的格局問題是很難改變的。那究竟什么是格局?我的理解為:格局包含如下幾個方面:
(1)境界:作為一個企業CEO考慮問題應從一個全局觀、高層次與更周密的細節著手,不應完全從個人的角度出發,不考慮他人的感受。懂得取與舍的關系。懂得運用各種管理激勵機制落實到相符合與匹配的人身上。CEO是企業的最高領導者,應從整體經營戰略著眼,具體戰術著手。做到授權于人,監督有節的境界。同時CEO要能夠忍受孤獨的煎熬,接受常人所不能的磨練。經得起誘惑,不被酒綠燈紅所影響。
(2)遠見:對于企業經營管理與未來的挑戰具有一定的高瞻遠矚,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日常的工作實踐中,能夠預測市場的發展、產品的走向、人才的流失、結構的調整等等。CYe企業經營看的是機會,贏的是眼光。中國企業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成功的時間卻不會持續長久,為何如此?因為中國企業從某種意義上分析是遇到了機會但缺少了一份戰略眼光。是機會成功并非戰略眼光成功。
(3)胸懷:作為企業的一把手尤為重要,沒有足夠的胸懷很難容忍有能力、有想法的人才加入,很難接受競爭對手的挑戰。同時也就失去了合作共贏的機會。CEO的胸懷要寬闊如海,能夠容忍別人的缺點,發現他人的優點與長處。猶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
(4)品格:從古至今德為先,作為CEO品格是第一位,在企業內外部要誠實正直、信守承諾,履行合約,遵守道德的考驗與洗禮。懂得商道就是人道的理念。有能力無品格的人可以成功一時卻很難成功一世,沒有得到尊重與認可的行為是長不久的。有德的人雖然能力不夠,但可以慢慢培養與實踐中總結經驗。
以上是本人針對CEO格局的一些理解與分析,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可以相互探討與學習。CEO這個稱呼也是眾多職業經理人向往的、努力的追求目標,唯有不斷地去學習、改變、修正、調整方可隨著時間的不斷積累與沉淀,慢慢地體會到CEO真正的內涵與真諦。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