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定律:有我與無我——一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落地載體是產品,產品本質是自我的投影,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就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價值立道是一個客觀結果,產生這個結果的主觀動機可能五花八門,如:
基于利益——亞當·斯密:追求利益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唯一動力
基于名聲——阿德勒:追求顯貴的愿望是人們內心最強有力的動力
基于承認——威廉·詹姆斯:人性的第一原則是渴望得到贊賞
基于興趣——喬布斯:成功就是做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把它做到極致
基于夢想——蓋茨:讓每張桌面、每個家庭都擁有電腦
其實,除少數(shù)是興趣愛好,大多數(shù)人的初級動力都是生存或賺錢,只是隨著事業(yè)的起色和能力的增長而產生了更高的人生追求,由此逐步完成自我的超越。老子一語破題:“將欲取之,必先與之。”一種內在的、主觀的、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強烈的成長性的需求組合推動了外在的、客觀的客戶價值創(chuàng)造,使得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者始終在“有我”與“無我”間游移。
消費者角度
消費者為什么要購買我們的產品?對于空間的單款產品或時間的單次采購而言,消費者不一定清楚其購買動機,或只是一次從眾,或只是一次沖動,但當我們走到時空極限,把消費者一生購買的所有產品擺放在一起時,我們可以從統(tǒng)計意義上清晰地勾勒出其生活方式軌跡,此時單款產品是其生活方式的一個組件,他是感知到產品功能或象征意義與自身個性的相似性或自身利益的相符性而決定了他對產品的選擇,即你是你所消費的。換言之,顧客購買以對產品價值、產品效用的滿意度為衡量標準的整體體驗,產品是消費者自我的身份認同,是消費者自我的投影。
文藝產品亦然。當我們讀書看電影,體驗書籍或影片人物的種種境遇情感時,我們其實是將自我身臨其境,體驗自己的情感。以我每幾年要回味一次的《肖申克的救贖》為例,中國豆瓣和全球IMDb均把它列為最偉大的影片。當人性中的恐懼使得你成為囚犯,當我們每個人深陷社會囹圄而被囚禁了心靈的自由,唯有堅守信念,才能讓你直面恐懼;唯有運用智慧,才能重獲片尾那藍得刺眼的自由。
生產者角度
我在華盛頓大學讀書時,邀請了當時微軟Office部門的負責人Steven Sinofsky給我們做《Office產品十大教訓》的演講,其中一條是“Good products have focus.Great products have a vision.”好產品要專注、偉大產品有愿景,即專注于滿足用戶需求、解決用戶疑難雜癥的就是好產品,而只有設定愿景、引領潮流、創(chuàng)造需求的產品才能偉大。我的理解,前者是生產者放空自我,以我之“無我”與消費者之“有我”對接;而后者是生產者以我之“有我”引領消費者,使消費者最終“無我”而跟風。前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者“己所欲,施于人”。
而在喬布斯眼里,滿足需求是平庸之為,引領需求方是高手之道。他慣常引用冰球明星格雷茨基的名言,“要向著冰球運動的方向前進,而不是它現(xiàn)在的位置!奔磦ゴ螽a品最重要的是洞察前瞻愿景,讓我們的產品能夠創(chuàng)造或改變一種生活方式。
對比蘋果iPod與微軟Zune
2001年10月蘋果推出iPod音樂播放器,2003年4月推出iTunes網上商店,二次輝煌揭幕。再接再厲,蘋果2004年1月推出超小iPod mini,2005年1月推出支持隨機播放的iPod Shuffle。微軟2006年11月宣戰(zhàn),推出了Zune播放器。此去經年,良辰好景虛設,微軟市額從未超過5%,而蘋果則接近80%。
喬布斯直截了當?shù)刂赋隽烁矗骸耙驗槲④浀娜瞬幌裎覀冞@樣熱愛音樂和藝術。我們贏了是因為我們發(fā)自內心地熱愛音樂。我們做iPod是為了自己。當你真正為自己、為家人或為好友做事時,你不會輕言放棄;但如果你不熱愛這件事,那么你就不會多走一步,也不情愿在周末加班,只會安于現(xiàn)狀。”
喬布斯的話印證了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斷言,“生活的確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識;一切知識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虛的,除非有了愛;當你們帶著愛工作時,你們就與自己、與他人、與上帝合為一體。”
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就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因為在任何情況下,人都是從自我出發(fā)。哲學家霍爾巴赫道,“人在自己的一生中一刻也不能脫離自己;人在他所愛的對象中,只愛他自己;人對于和自己同類的其他存在物的依戀,只是基于對自己的愛;人若是完全撇開自己,那么依戀別人的一切動力就消失了!彼,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內在本質是一種強烈的自戀自愛,或稱作對自我的執(zhí)著以及實現(xiàn)自我生命價值的強烈渴求,而作為結果的產品,無不打上生產者自我的烙印,或曰產品是生產者自我的投影。
最后,我定義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為三個量級:“小作”好產品、“中就”開流派、“大成”創(chuàng)造一個嶄新領域。如摩托羅拉發(fā)明手機,開創(chuàng)移動通信領域,同時也開模擬通信流派,諾基亞接棒開創(chuàng)2G數(shù)字通信流派,高通創(chuàng)3G流派,聯(lián)發(fā)科創(chuàng)山寨流派,喬布斯以iPhone“重新發(fā)明手機”,開創(chuàng)了將手機作為移動互聯(lián)網信息終端之流派。
中國最偉大的文藝評論家、明末清初的金圣嘆評點文學產品排行榜為六才子書,我的解讀就是以領域和流派為線:屈原《離騷》首開中國文學領域(《詩經》非個人創(chuàng)作),子家之最《莊子》,史家之最《史記》,詩詞之最杜甫作品,戲曲之最《西廂記》,小說之最《水滸傳》。當然看到最后我又為古人著急,遺憾他早過世百年楞沒能憋到《紅樓夢》面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chuàng)業(y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