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義上理解“創新”這個詞也很重要。新創企業運用了各種各樣的創新:嶄新的科學發現,重新開發現有技術的新用途,發展新的業務模式、釋放潛在價值,抑或僅僅是把產品或服務帶到新的市場,或帶給以往服務力度不夠的顧客。凡此種種,創新都是企業成功的核心所在。
定義中還有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生創新的大環境。而大部分企業,無論其規模大小,并沒有處在這種環境中。新創企業注定了要在不確定的狀態下打拼。如果照搬現有企業的商業模式、定價、目標顧客和產品樣式來開辦一家新公司的話,那它說不定是一項有吸引力的劃算投資,但它成功與否僅僅取決于執行能力,而且這種成功的或然率是可以精確推斷出來的,所以不能算是一個新創企業。(由于風險和不確定程度都比較明了,因此銀行貸款員能評估其前景。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小型公司能直接拿到銀行貸款的原因。)
對在極不確定的嚴苛土壤中茁壯成長的新創企業來說,大多數管理工具并不適用。未來難以預測,顧客面前的選擇越來越多,而改變的步伐又日益加速。盡管如此,不管是車庫派的新創企業,或是大企業內的新創團隊,很多還在使用標準的預測方式、階段性產品目標和詳細的商業計劃來進行管理Cye.com.cn。
SnapTax的故事
2009年,一支新創團隊決定嘗試一項大膽的舉措。他們想讓納稅人從昂貴的稅務服務中解放出來,把收集 W-2表格信息的過程自動化。(W-2表格是員工從雇主那里收到的匯總當年應納稅收入總額的憑單)
公司很快遇到了問題。盡管多數顧客的家中或辦公室內就有打印機或掃描儀,但幾乎沒人知道如何使用那些設備。經過和潛在顧客的無數次對話后,項目團隊想到讓顧客直接用手機拍下照片的點子。在測試這個想法的過程中,顧客提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問題:是否可以在手機上完成“整個退稅”的過程?
這件事做起來可不容易。傳統報稅需要顧客費勁地回答上百個問題,填寫很多表格,還要準備一大堆文件。這支新創團隊作了一個新的嘗試,它決定先推出一個比完整報稅產品的功能少得多的早期版產品。這個原始版本只針對退稅情況非常簡單的顧客,而且僅適用于加州。
顧客不再需要填寫復雜的表格,新的產品讓他們可以用手機拍下自己的 W-2表格。根據這張表,公司開發了能收集歸檔大多數 1040 EZ稅表的技術。 相比傳統報稅帶給人的一堆麻煩,這個稱為 SnapTax的新產品給人們提供了一次神奇的體驗。從平凡的起步開始, SnapTax成長為一個新創企業成功的研究范例。 2011年該產品在全美推出后,受到了用戶的喜愛。軟件在開始的 3周內就被下載了 35萬多次。
這種了不起的創新正是你期待新創企業能帶來的東西。
但是,聽到這家公司的名字后,你可能會大跌眼鏡。 SnapTax是美國最大的財務軟件商財捷公司( Intuit)開發的。財捷公司為個人和小型公司提供財務、稅收和會計工具,擁有 7 700名員工,年收入數十億美元。它并非一個典型的新創企業。
開發 SnapTax的團隊看上去也不符合傳統創業者的形象。他們并沒有在車庫里邊吃方便面邊忙活,他們的公司也不缺少資源,團隊成員的收入和福利一應俱全,他們每天踏進辦公室上班,但他們的確是創業企業家。
這樣的故事在普通的大企業中并不多見。不管怎么說, SnapTax與財捷的主力產品,全功能的 TurboTax桌面軟件直接競爭。 通常情況下,正如克萊頓 ·克里斯坦森( Clayton Christensen)在《創新者的窘境》中所描述的,像財捷這樣的企業常會陷入這樣一種情況:它們非常善于逐步完善現有產品,為已有客戶服務,即克里斯坦森所說的“持續式創新”。但是企業在開發突破性的新產品上掙扎不已,而正是這種“顛覆性創新”才能制造出新的增長源頭。
當我詢問 SnapTax項目團隊的領導者“成功由何而來”時,他們的回答是這個故事中最值得回味的部分。他們是不是從公司外部聘用了明星企業家?沒有,團隊是在財捷公司內部組建的。高級管理層是否不斷干涉他們的行動?要知道這可是很多公司中創新團隊的克星。也沒有,他們的上司開辟了一個“自由島”,讓他們盡情發揮。那么他們是不是擁有龐大的團隊、高額預算和大筆的市場營銷投入?統統不對,最初的小組只有 5個人。
讓 SnapTax團隊實現創新的不是他們的基因、運程或星座,而是一個由財捷公司的高級管理層刻意營造的流程。創新是由下至上、分散的、難以預測的東西,但這并不意味著無法對它進行管理。事實上,管理創新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它需要新的管理法則。不僅創業者需要掌握它來尋找下一個重大發明的靈感,而且支持、培養并要求創業者肩負責任的人也需要熟知它。換句話說,培養創業企業家是高級管理層的職責。在類似財捷公司這樣的先鋒企業中,如今會出現 SnapTax這樣的成功案例,正是由于企業認識到需要新的管理范式。這是經過多年沉淀后的領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