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劉海礁 采訪:梅初九
導讀:人生生來苦難重重。做為一個連環創業者,韋德教育創始人劉海礁比任何都更能理解這句話背后的滄桑與含義:挫折,尊嚴,淚水,下跪。交織在他創業的前半生,悲情總是與他的命運交織轉和,很多年后,也許他已經老的動不了,坐在夕陽下的他一定能想起自己像小說一般的人生。以下為韋德教育創始人劉海礁自述:
1
我出生在東北,所以性格上有著鮮明的東北特點。江湖俠,真性情,胸襟廣。在大學畢業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創業者,但是命運總是很奇妙,他總是用想不到的方式將你推向命運的另一端。
如果沒有19歲那年的一場突然遭遇的人生變故,也許我會和其他千千萬萬個大學畢業生一樣,生命的軌跡一層不變。高考前2個月,我父親去世。我直到現在依然清晰的記得父親當時就死在我懷里的情景,雖然有時候我并不愿意去想。從哪個時候起,我內心里面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再也不讓家人會因為沒錢看不起病。
經歷苦難的人,都會比同齡人早熟,這可能是苦難帶給我們這樣孩子的一大好處。我顯然要比同齡人更早的開始考慮生活的重擔,當其他同學上大學還在花前月下的時候,大三的我就決心創業,我這樣的窮孩子,不創業,等待我的肯定是更加悲慘的命運。2003年,大三的我借了600塊錢就開始創業,和我的同學在沈陽創辦了一個英語培訓班。
我清晰的算了算投入產出比,決定把600元錢全部用來印刷傳單,我當時想4分錢一張傳單,600塊錢能印15000份,發出去,一個學生收900。而上課是自己上課,教室是自己家的房子,所以,除去宣傳 成本,理論上我只需要招到一個學生他就能夠輕松回本,風險是很小的。最終,我發出去15000份傳單,來了20個學生,收入18000元,第一次嘗試成功了。
這個暑假我都在忙碌之中。這個培訓班口碑不錯,上課實在,所以跟著我帶來了更多的學生,這讓我明白口碑效應永遠很重要。由于是周期性的培訓,短短的一個暑假之后,我回學校去了,但是這個班我并不想丟,于是讓我的媽媽和我的同學繼續辦這個班,這個班為后來成立新動力培訓學校奠定了基礎。
回到學校之后,我的培訓班繼續招生之中。當時只有一個念頭,賺更多的錢,但目前培訓班的現狀并不能讓我滿意,我做出了一件讓現在的人也許都覺得無法理解的事情,通過下跪的方式請到了一位名師來到我這個作坊式的培訓班任教,我覺得要想賺更多錢就必須請一個有來頭的老師。經人介紹后,我去她家里,一進門我就撲通給她跪下了,求她來上課。她被我感動了。后來這位老師,給我介紹了很多很好的老師。”這讓我的培訓班有了競爭的砝碼。
這當然只是我這個培訓班能成功的因素之一,我還干了一件和當時并不一樣的一件事情:提供明顯高于當地周邊市場競爭性價比的課程產品。比如,一節課收400,很多人會拿出200請老師,我的做法是,用500請老師,自然一樣的收費,一樣的班型,競爭力很明顯的超出了競爭對手。很多干我們這行的人,招到20個學生的時候,比如一人一堂課收20,合計400,老板通常會自己留至少200,甚至300,只給老師100-200。而我不但不留,還要多給,所以我這樣20人的班型,20元每節的收費,對應的師資水平,也就成為了一種競爭力。而且孩子都會聽課,也都能聽出來,哪個老師講的好,哪個老師講的不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