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用戶需求
筆者曾經作為一名測試人員在某移動互聯網創業型公司工作,開發人員完成一個版本之后提交測試,提測郵件中對于新版本的改動位置、測試要點、可能的測試用例等均未提及,僅僅給出新版本的安裝包了事。甚至有些版本未經過測試便直接上線,收到用戶反饋出現問題后又重新進行測試并發布新版本。僅測試這一環的流程已經混亂不堪,難以想象其它環節會出現怎樣的問題。規范的產品流程是保證產品質量、加強各部門之間配合以及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十分必要的一個關鍵,不論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司都應該有一套規范的產品流程。
4. 缺乏危機意識
一個錯誤的觀念往往會在互聯網創業公司出現,就是如果我做的這款產品的用戶量不大,那么產品出現了問題也不要緊,反正受影響的用戶也不多。要知道對于一款擁有千萬級用戶量的產品來說,一個微小的問題就會對大量用戶造成影響甚至是無法挽回的損失。對于創業型公司來說,產品質量更是需要保證的一環。不論CYE產品的用戶量有多少,產品的質量標準都不能夠降低,要知道一個小問題就有可能讓長期以來刷榜單和渠道推廣所做的努力付諸東流。很多時候創業公司不了解產品中的一個細微問題對用戶產生的影響有多大,事實上對于一部分要求比較苛刻的用戶來說,一個手機應用中的一個錯別字都會給這類用戶留下不好的印象,因為從這樣的小細節中能看出開發者對于這款產品的態度以及對用戶的態度。這樣細微的問題都會對用戶產生如此大的影響,更不要說一款應用在使用過程中發生閃退這樣的情況了。
危機意識是需要在一個創業公司中的全體員工中培養的,并不僅僅是QA或者產品經理需要操心的問題。雖然不能保證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是公司產品的重度用戶,但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應該及時反饋給相關人員,保證問題可以第一時間被定位并修復。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反饋信息同樣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發現了影響用戶使用的產品缺陷后需要及時研究解決方案。對于創業公司來說,產品的每一個小缺陷都應該被當做一個“小危機”。但很遺憾的是,太多的小問題被標記為delay,導致了之后更嚴重的問題。
5. 無腦模仿
山寨作為一項中國特色,在各個行業中普遍存在,互聯網創業公司也難以幸免。舉例來看,前一陣國外火爆的閱后即焚應用Snapchat 在國內迅速有了咔嚓、跑跑信和秒拍等模仿者。而在紅極一時的瘋狂猜圖也同樣是借鑒了國外的一個類似的游戲。層出不窮的功能類似的應用出現在用戶的面前,好像“創新”這個詞在國內的意思可以被理解為復制創意而采用不同的界面風格和表現形式來產生所謂的“新產品”。
對于創業公司說,模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無腦模仿。國外的一款產品之所以能夠成功,與特定國家的用戶構成、用戶習慣、市場特點和消費形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無腦模仿可以將產品的表現形式抄襲過來,但無法復制使用產品的用戶和市場特點。
以“按月訂購”服務為例,這一服務之所以能夠在國外收到歡迎,不僅與國外用戶的收入水平有關,消費習慣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國外用戶普遍使用信用卡刷卡消費,按月訂購模式每月從用戶的信用卡中自動劃除相應的費用并為用戶郵寄產品,這樣給用戶制造了一個十分流暢的消費體驗,避免了每月手動繳費的付款壓力。而信用卡在國內的普及程度并不像國外一樣,大多數用戶習慣使用儲蓄卡進行刷卡消費,因此“按月訂購”的服務模式在國內沒有想象中那樣火爆。由于不同地區的用戶存在差別,無腦模仿并不一定可以將“成功”也模仿過來。只考慮表現形式而忽略用戶習慣和潛在的商業模式,等待創業者的結果只有失敗。
6. 盲目試錯
試錯在互聯網創業公司中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盲目進行這一過程,試錯成本問題同樣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往往與“拍腦袋做產品”一起出現,在擬定一個項目的初步方案時考慮不夠周全,總認為有的是時間和資源來試錯,大不了放棄這個項目再啟動個新的。殊不知在整個項目周期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進去之后得不到應有的產出,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如此試錯,豈不是在拿投資人的錢打水漂。
在創業公司中,一個項目在成型初期總會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試錯不可避免。但在擬定項目時要對這些不確定因素進行風險評估,尤其是這樣的一個項目對于用戶是否有價值這個問題。盲目試錯帶來的是大量人力資源的浪費,最終浪費的是投資人的資金和創業公司寶貴的時間,葬送的是用戶的信任和忠誠度。
7. 缺乏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在創業團隊或創業公司中是必不可少的,這在前面也提到過了。取得成績的時候要給予員工一定程度的鼓勵,讓員工明確現階段已經取得的成績和接下來要面對的困難。而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也要及時總結原因,避免再出現同樣的問題。然而很多創業公司對于激勵機制不以為然,認為創業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不需要其他多余的東西。但就像前面說的,五碗方便面和一打啤酒的慶功宴雖然簡陋,但足以起到振奮人心的作用,遠比群發郵件中的一句 Good Job 來的更真實
說到激勵機制,就不得不提到 Team Building。毫不夸張地講,這個詞離我已經比較遙遠了,上一次 Team Building 已經不知道是哪一年的事情了。TB的過程并不只是大家坐在一起吃個飯聊個天,更重要的是能夠借著這樣的一個機會來增加團隊的凝聚力,慶祝階段性成功或者總結失敗教訓都可以利用這個CYE機會來完成。尤其對于創業團隊來說,繼續走下去會面臨更多的困難,這就需要整個團隊的成員都能夠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信念和一個共同的理想,TB正是這樣的一個機會可以讓這些目標、信念和理想在每一個成員的心中扎根。缺少了必要的激勵機制,團隊也就成了一盤散沙,很難想象這樣的一個團隊可以做出一款好產品。
寫在最后
筆者僅從一個測試人員的角度簡單談了一下對于國內互聯網創業公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的思考,其中肯定有一些問題是大多數創業團隊并不存在的。國內仍然有許多優秀的創業團隊,他們的產品也深受用戶的喜愛,這其中少不了團隊成員的努力,當然更少不了一股創業的精神。我想創業者們在創業過程中同樣也在思考著他們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創業本身也就是這樣一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