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中國分成了一百四十多個大小諸侯國,三百年間諸國有戰有和,但大體上保持了局面穩定。但到了春秋末年,幾大強國為了擴充領地而加劇爭斗——周室被瓜分,大部分中小諸侯國被兼并。最終,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活了下來。“七雄并立”意味著戰國時期的到來。
這段變革的歷史與現在的中國互聯網行業無比相似。近些年,3BAT依托自有領域的絕對領導地位向其他方向進軍。他們依靠資本優勢,以入股、收購等方式兼并收購了大量中小公司,繼而獲得大量客戶端與Web服務,從而搶占到更多的用戶使用時間。
在PC端:
1、導航網站:除了2345被賣給了非互聯網公司外,其他的均已收入巨頭手中——360網址導航與搜狗網址導航不言而喻;Hao123屬于百度;265導航屬于谷歌中國。
2、垂直網站:由于入口的遷移,垂直網站與論壇極度依賴搜索引擎,搜索權重與SEO優化成為網站生存的重中之重。
3、客戶端:在國產客戶端領域,除了YY語音、美圖秀秀等少數幾家專精于某領域的公司外,其他類型(瀏覽器、輸入法、音視頻播放、即時通訊、安全軟件)的服務均已被百度、騰訊、阿里巴巴、360四大巨頭覆蓋。
在移動端:
掌握應用分發渠道、又擁有熱門APP的巨頭公司們已經成為了移動互聯網的游戲規則制定者,小型的初創公司很難通過一個APP就獲得長遠發展。從2012年至今,很多擁有巨量用戶的APP因為流量變現難而投奔巨頭:墨跡天氣投奔阿里巴巴,安卓優化大師投奔百度……這種“拼命推銷產品,等到用戶過億就賣給巨頭”的現象,似乎也成了不錯的創業道路。
無論是市場覆蓋率還是用戶使用時間,巨頭們已經割據壟斷了中國90%以上的互聯網服務。那么:那些沒被巨頭招安的互聯網公司是怎么活的?
小公司突圍第一招:依靠免費服務的品牌效應做硬件
今年7月16日,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宣布,小米公司在2013年上半年共售出703萬臺手機,營收達到132.7億元,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成績。在2012年,小米銷售手機719萬臺,實現營收126.5億元。雖然雷軍此前一直在宣稱“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但事實證明,互聯網只是小米營銷的場地,而不是小米提供的服務本身,小米終究是一家硬件公司。
但是小米的案例可以告訴我們:涉足硬件正是小型互聯網或軟件公司沖出巨頭包圍的一大機會。
今年5月16日,圖片處理軟件開發商美圖秀秀推出美顏手機“MeituKiss”。這款手機搭載安卓系統,配置四核處理器,與一般手機不同,其后置攝像頭也是800萬像素,手機中還預裝“一鍵美顏”功能的美顏相機與一款自拍社交分享應用“美拍”。美圖秀秀目前擁有2億獨立用戶,單日活躍用戶超過1800萬,關鍵是——現有產品將近70%的用戶都是女性,這些女性用戶對自拍的需求非常強烈,在這樣一個需求基礎上,美圖秀秀美顏手機的銷量自然不差。
同樣在今年5月份,樂視網CEO賈躍亭在北京宣布,樂視TV正式推出樂視TV超級電視X60,該電視采用60寸屏幕,4核1.7GHz頻率CPU,搭載樂視自主研發的Letv UI操作系統,信號源采用平鋪預覽,能實現在電視、電腦等多信道便捷切換。這款智能電視售價為6999元,并不坑爹。通過樂視TV,樂視集團不但打造了包括樂視超級電視、Letv UI系統、Letv Store、樂視影視庫和云視頻平臺在內的大屏生態系統,也確實實打實地賺到了錢。
中國人用慣了免費的軟件服務,但對硬件消費卻并不排斥。小型軟件或互聯網公司完全可以針對特定群體開發硬件來變現。但是需要注意,這種硬件必須能滿足于某一小群體的特定需求,切忌“大而全”型設備。如果做成去年泛濫的互聯網手機那樣就沒競爭力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