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是20世紀初意大利統計學家、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他指出:在任何特定群體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數,而不重要的因子則占多數,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即能控制全局。這個原理經過多年的演化,已變成當今大家所熟知的二八法則,比如80%的公司利潤來自20%的重要客戶,在PE和VC投資中,20%的人賺80%的錢。但這一法則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也有被濫用的趨勢:有的企業認為,20%的員工創造了80%的價值,企業領導者把關注的焦點放在20%優秀員工身上,對企業文化等方面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
6.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又稱短板理論,其核心內容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木桶才能盛滿水。只要這個木桶里有一塊不夠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
但無論從個人的發展還是企業的發展來看,依照木桶原理的每塊板都均衡發展是很難實現的,也很容易進入平庸化的誤區,所以后來又出現了反木桶原理:木桶最長的一塊木板決定了其特色與優勢,在一個小范圍內成為制高點;對組織而言,憑借其鮮明的特色,就能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而占據一定的優勢,而且這種先發優勢也有利于后續其他方面、其他板塊的完善。對于創業企業來說,更是如此。
7.長尾理論
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是伴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而出現的,由美國前《連線》雜志主編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簡單來說就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及配套服務的發展,以前一些需求和銷量不高的產品所占據的共同市場份額,可以和主流產品的市場份額相媲美,甚至規模更大。長尾實現的是許許多多小市場的總和等于、甚至大于,一些大市場。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長尾理論是二八法則的反面。
比如目前很熱的屌絲市場,這個群體收入雖然不高,但體量巨大,也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即使是BAT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來說,屌絲也是他們盤中的一塊大蛋糕。但也有不少人不認同長尾理論,認為它太理想化了,比如被蘇寧易購收購CYE的前紅孩子CEO徐沛欣就覺得長尾理論太理想化了。他說:“平臺電商就是把尾巴分成很多段,然后放在一塊。舉個例子,一個香噴噴的蛋糕放桌子上了,有人想吃臭豆腐也放上了、有人想吃麻花、有人想吃西餐。當你把臭豆腐、麻花兒和炒菜放上去,好像這就不是一個桌子了,或者很奇怪。吃麻花的人不愿意聞到臭豆腐的味道,就走了。喜歡臭豆腐的人看到蛋糕不愿意吃,也走了。長尾就不存在了。”
8.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名字來自于圣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圣經》中“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由這么幾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這也反應了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經濟學現象,比如中國互聯網界的百度、阿里、騰訊三巨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