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創業中技術合伙人的分工和定位到底是什么?
當天,一位朋友給我打來電話,非常激動的語氣,說這篇文章說到心坎上了。并且提到他感受到的一個問題:對于技術合伙人自己認為的定位和別人給這個角色的定位,差異很大。
一般的創始人都會想:“我只要把想法和規劃設想出來,剩下的都是技術合伙人的事情了!钡夹g人員一般不會這么認為,他們更傾向于有人把產品原型做出來,自己去做技術實現那部分的事情。甚至大公司的技術人員已經習慣設計人員把全部頁面都切好,自己再開始寫邏輯代碼。
我也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認為“技術合伙人對業務的把握和用戶體驗的設計感覺差的很遠”?吹竭@樣的評論,我也覺得哭笑不得。
現狀就是,中國并沒有誕生成熟的產品經理人群,更不要說產品合伙人了。在產品沒有很好的定義狀態下,這個合作會出很大的問題。尤其是結合傳統行業的互聯網項目,往往創始人根本不懂互聯網產品。要讓他直接對接技術合伙人,中間其實有很大的一個壕溝。
解決方案有幾種:要么創始人能做出產品原型;要么技術合伙人有很強的溝通和理解能力,能夠自己做產品設計;要么需要一個中間的協調人:產品合伙人。
我更傾向于第一種,也就是創始人有做出產品原型的能力。如果沒有,需要學習,現在可以利用的工具很多,你可以完全不用懂技術,就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出產品原型。但是,隨著項目的進展,技術合伙人需要逐步的理解業務,并能夠從技術層面逐步轉向產品角色。這樣,更能拓展了自己的職業發展。
互聯網產品是需要從業務和技術兩個層面來定義產品的,我們既不能把這個責任完全推給技術合伙人,也必須承認從技術角度看待產品的重要性。
最近一直在看“羅輯思維”,思維和知識的碰撞能產生巨大的力量。微博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朋友開始理解技術人員,并進行一些調整。讓擁有不同優勢和資源,思考模式不用的創業合伙人相互理解是值得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