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型“小生意”的執行力要更強
其實,從對于中小企業的了解來看,筆者認為,很多事情在創業型中小企業當中出現的問題角度通常會不同,比如執行力問題,在創業型中小企業會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執行力標準,因此,常常會出現執行不到位的情況。
因此,筆者常常建議創業型中小企業要經常走出去,從市場上、同行企業和行業專家那里學習并了解行業發展趨勢,雖為“小生意”也要符合“大標準”。企業只有策劃一套高要求的運營標準體系,企業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才會清楚執行到什么程度算到位。
筆者到一些中小型創業型企業去指導,有企業老板說:“任總,您看,我們企業什么都有。”事實也的確如此,以營銷為例,什么都有,但效果卻大不同。有營銷內勤,記錄的數據既不準確又不專業,更不要說有階段性數據分析和評估;有營銷物料,可是無論在營銷物料的創意策劃上還是在材料的材質上都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其他包括產品包裝、品牌元素構建、營銷管理體系、信息管理體系等方面都存在嚴重不足。看似企業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可是依筆者看這五臟沒有一個完整的,皆是殘次品,怎么會達到預期的目標呢?
就此,北京立鈞世紀營銷策劃機構首席專家任立軍,常常跟創業型中小企業家講,雖然創業型中小企業還不可能出錢聘請營銷策劃機構,但需要聘請一些專家做為顧問,他們可以抽出時間幫助創業型中小企業指點迷津,會使企業在初創時期少走很多彎路。
創業型“小生意”的緊抓細分市場
對于創業型中小企業來說,對于市場的快速反應是其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很多大中型企業看不起的小機會可能稍縱即逝,因此,要求這些企業一定要具有高度的商業敏銳度,抓住機遇,小賺一筆,迅速做好原始積累,或者為未來的擴張化經營提供前期的風險保障。
中國擁有龐大的數量巨大的細分市場無法得到滿足,這部分市場往往是大中型企業看不上或者存在個性化的消費需求,這時候,那些初創型的中小企業可以仔細研究并洞察到這部分消費需求,制定詳細的營銷計劃來滿足這部分消費需求。很多初創型的中小企業就是看似在夾縫中生存,卻因此而開辟了新天地。
創業型“小生意”的模式創新
很多創業型中小企業往往通過模式創新取得了成功。談到模式創新,營銷策劃專家任立軍認為,創業型中小企業之所以能夠取得模式創新,主要是緣于其理念和思維的創新,再加上強大的執行力。
最近一年來,異常火爆的黃太吉就是緣于其模式創新,有人稱之為互聯網企業,因為其運營的核心來自于互聯網;有人稱之為餐飲企業,因為其運營的主營業務是餐飲美食。筆者對于黃太吉進行了長達一年的關注,發現其核心競爭力來源于其運營模式的創新,也就是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之下的CTB模式,以至于這個“小生意”成為公眾大佬們關注的對象。如果從企業運營模式來探討,筆者認為,其模式可以用CTBTC的閉環模式來描述,這種模式保證了其營銷傳播和推送的有效性,使營銷傳播成本極大地下降,使營銷傳播效率極大地提高。
如果從傳統的創新思維來考慮問題,黃太吉只是將北京地鐵周邊的大姐們的煎餅攤搬到了店鋪內,其產品品質有所提高,但并未提高到多么高品質的程度。其成功的關鍵是運用互聯網思維創新性地對企業運營模式進行了創新,這種創新使其顧客來源并不僅僅依靠門店客流,而是通過互聯網來聚集顧客,然后把這部分顧客帶到線下的店鋪進行消費,或者通過外賣的形式滿足消費需求。這一創新模式不但保證了足夠的流水,也使門店房租成本下降了很多,過去需要在黃金區域的黃金店鋪開店,現在只需要黃金區域的二三流店鋪開店即可。
專家解讀
“鼓勵創業型企業的發展已經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政策主流。”北京立鈞世紀營銷策劃機構首席專家任立軍指出:“但是創業絕對不是消費創業資金,它需要通過更多的創業型中小企業的成立來豐富中國的經濟格局,它在未來的中國經濟格局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就要求創業型企業把‘小生意’做好、做強、做大,這需要創業者的智慧,也需要整個社會提供創業者良好的生存成長環境。很多創新型國家的經濟支柱甚至來自于創業型企業,相信中國經濟通過對創業型中小企業的孵化,也一定會成就一段有關創業和創新的獨特風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