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不是救命稻草,而是放大器
我相信很多朋友日后的商業活動中會以各種方式和明星合作,例如和明星一起創業、找明星代言。明星代言給大眾傳遞的概念是我在使用這個產品,因為我覺得好,所以你也會覺得好,大家也一起來用吧。這樣鼓勵明星的粉絲中那些認可明星的生活方式、價值觀,渴望和明星達到一定高度和品位的人去購買這些產品。從這點來說,明星其實不是在為產品代言,而是在為產品的使用者代言。
明星創業只需要自己的努力告訴大家現在我在做什么事情,而明星代言大眾要記住明星的名字、產品的名字、明星與產品之間的共同點。這就是代言和創業的差異。
明星創業站在生產者角度上,而明星代言站在使用者角度向大家推廣。明星創業所有受眾知道明星在做這件事,大家更關注與明星在這方面的專業性。明星代言大家不關心明星在這個事上是否專業,只要生活習慣、品質是我認同的,那么大家就會尊崇這個明星的代言效果。
明星效應產生的效果是一個加速器、放大器,是通過更少的時間、更少投資實現更長時間、更多投資帶來的效果。但是既然是放大器,正向放大和反向放大的效果是一樣的,正向把一個企業盤活的速度很快;相反產品本身有問題,死的速度一樣會被放大、被加快。
所以我判斷一個項目可否進行、可否參與的一個標準是-----這個產品去掉水木年華四個字產品依舊可以存活、正向盈利。加上水木年華四個字會讓產品進步一日千里;反之,大家一塊玩完。
明星是肥料,而不是土壤。一個項目存活是因為其符合商業規律、有自身特點和健康的計劃。如果土地本身是肥沃的,明星的參與會讓麥苗生長的更加茁壯,速度提升;如果項目是一個戈壁灘,那么怎么澆水,該死的一樣是死。
明星創業,站在臺前還是幕后?
明星創業,分為站在前臺還是后臺兩種形式。
一是以自己的形象區宣傳,告訴大家我在干什么事。此情況適合B2C,我的消費用戶是普通的用戶,利用自己在大眾的影響力,轉換為更多的消費力。
二是利用自己在某些行業內的資源、影響力、平臺,默默的在后臺賺錢稍微后臺一些的創業。此情況適合B2B、B2G。比如謝霆鋒,在面對B2C的產品,會用代言的方式(做廣告);然而他自己的公司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影視后期制作的公司。這個公司將英皇所有電影的后期特效制作工作全部包攬下,盈利非常可觀。這就是明星在幕后默默賺錢的故事。
明星應努力維持藝術氣息
明星≠商人,明星和商人在歌迷和百姓的形象存在差異。明星給大家展示更自我、更個人,更感性;商人給人更理性,專注、考慮他人的形象。
我這方面沒有很多經驗,直覺告訴我創業中應該努力維持藝術氣息,不要那么多商業氣息,當歌迷/影迷/粉絲發覺你已經變成一個商人,他們會很崩潰的。你可以做這樣的事情,但是千萬不要做這樣的人。在創業過程中,我保持理性思考,同時努力從心里到外形上維護一種依舊感性的狀態,這個也是維持明星效應的一個方式。
創業是一個長跑,比的是耐力,明星創業、明星效應、明星代言都只能幫助你在這場比賽中站在比別人更靠前的起跑點。如果是一個短跑,可以贏得很輕松;但是創業是長跑,你可以在開始領先,而最終決定結果的還是產品/項目自身的耐力。
再來看一下黑馬營同學對明星創業的思考。
1、高葫蘆娃:類似服裝這樣有些不達預期的項目,是否和明星效應關系不大?
繆杰:明星效應,因為反響相對較大,所以留給自己的試錯機會相對較小,沒有太多的機會調整。兩批貨上去,不達預期,就必須迅速煞車,否則就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2、高葫蘆娃:怎么兼顧創業與演出?在公司內如何轉變明星老板和普通員工相處?
繆杰:(1)音樂工作是根基,根沒有了,樹長的再高大都會沒有養分死掉。(2)公司的員工就是要把我當做明星,這樣員工才會有士氣,才會以工作為榮。決策上的事,和管理層溝通,由經理層面去宣布和執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