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件事情是怎么找到永遠也花不完的錢。其實對于一般創業者來說找錢是很難的過程,我自己在幾次創業的過程之中,說實在的也很沮喪,我為什么做專職天使投資?我就想把找錢這個事情搞明白。包括我投完很多項目以后幫他們去融資,我就是想搞清楚怎么融錢。
我在當年創辦卓越的時候談過八九次融資,是極為艱難才找到錢的。我當年最崇拜的高手是陳一舟,在十幾年前他的英文就講得好。我們英文講得不好,所以特別困難。對我來說融資曾經是一個很高的門檻,我做天使投資的時候就琢磨怎么能夠像馬云那么融錢。其實這里面沒有什么太多的技巧,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希望做成一件偉大的事情,怎么讓投資者相信你能夠做成。其實最關鍵的問題是你用什么讓投資者相信能做得成這件事情。
所以我總結一下,我覺得小米的逐夢之旅就是三點:第一條,一個巨大的市場,第二條,找一群靠譜的人,第三條,相對同行來說永遠有花不完的錢。我再講一下我是怎么做的。
當我做智能手機的時候很多人覺得不靠譜,其實我連跟別人融資的勇氣都沒有,因為我自己想的是很瘋狂的事情。如果我自己“騙”來這么多錢,把公司弄砸了,我是極沒面子的。所以初期一年多時間小米都是隱姓埋名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怎么融資呢?我找了朋友圈跟我最好的朋友劉芹,我跟他講這個講了一個通宵,融多少錢呢?不瞞大家說,融500萬美元。在2010年融500萬美金,這個作價并不高。劉芹說我最后打動他的是什么詞?他說是因為我對創業有敬畏之心,所以他愿意投我500萬美金。其實我自己并不差那500萬美金,因為我自己也是投資人。但是我在想,如果這個錢全是我投的,我可能沒有那么大壓力。我得從別人手上拿到錢,所以我跟劉芹說“如果你投500萬美金,我也投500萬美金”。在2010年,我當時看到很多評論說“雷軍是富二代,有很多錢”,其實大家說得沒錯,因為我前期創業成功,我的確有一點錢。但是如果我想把小米創辦成功,如果我自己不是真正的創業者,這是一點可能沒有的。
當我決定創業以后,我找的所有伙伴都不拿工資,每天12-15個小時,一周干6天,并且我們租了一個很小的辦公室,而且極其節約,像一個真正的創業公司一樣。我覺得小米成功的經驗很簡單,其實創業這點錢很多人都有,但是他們為什么遇到很多挫折?因為他們沒有把自己當作真正的創業者。
小米背后有很多東西是我們員工點點滴滴做出來的,初期我們全體員工七十幾個人都投了錢。我原本不想讓大家掏錢,是有一個從微軟來的工程師,說:“我在微軟干了6年,攢了五六十萬,買不起房子,也不想買車,炒股票嫌麻煩,我天天在小米干,我對小米有信心,我能不能投資小米呀?”我聽完挺感動的,我說你講得有道理。
但是我拿著員工的錢,你們知道有多大壓力嗎?等于我自己找了75個老板,每一個人都會到你辦公室問一下:“雷總,我們現在干得怎么樣了。”我當時跟我一個合伙人說,要不然大家隨便投,賠了都算我個人的。我合伙人跟我說,你真不能這么說,你要這么說大家就沒壓力了,大家要投小米就得真的投,不能因為你雷軍有錢就這么講,你這么講大家就不真誠了,說你絕對不能承諾你兜底。
說實話,因為我沒承諾兜底就壓力巨大,有一個同事跟我說:“我老公的港股全賣了,全部換成米股了。”她問我經營情況怎么樣,我真的壓力巨大。但是,掏自己的錢創業是創業成功率最高的一種,因為你花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的血汗錢和別人的血汗錢,不會輕松把別的投資人的錢打水漂。所以我覺得如果創業者有經濟條件,我無論如何都希望他們個人掏一點錢,因為只有這樣,大家花自己錢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我們融了第二輪資、融了第三輪資,第三輪融資挺夸張,我們手機很火,但是沒上市,在將成未成之時,可是沒錢我們又做不成手機。找供應商很痛苦,我找的都是大公司,訂貨時候要全款預定,提前三個月付款,資金壓力很大。我就跟投資人交流了一下,我說,我大概還需要小一億美金,你們能不能支持我,作價十億美金。我非常慶幸得到了支持,因為大家覺得小米是有機會的。
到最近一輪是去年8月份的融資。說實話,那100億美元估值反而是小米這些年融資最便宜的一次,因為業績和財報都出來了。我也是運氣好,碰到投資界很多極有遠見的人,在他們的努力下,在我過去創業三年多時間拿了五六億美金,使我做手機的時候擁有了跟同樣創業公司完全不一樣的財力和勇氣。這個勇氣是和多少錢有關,當這么多錢的時候,一點點風險你扛得住。
所以我總結一下,我覺得馬云的這個創業的方式就是這最核心的三點,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條最重要。因為有了巨大的市場,你就有機會找到靠譜的人,你就有機會找到靠譜的錢,你就有機會融到很多的錢。如果你的市場不夠大的話,其實你在匯聚資源上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
回顧了下小米逐夢之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剛才提到幾個技巧是我自己用的,包括讓創業者投一點錢,有參與感,而且不惜代價找到最優秀的人。當然,小米還在創業的過程之中,其實現在談成敗的確為時過早,但我覺得小米已經打了非常不錯的基礎,而且相信小米通過不斷地迭代會越來越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