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創業心態就是熱愛,持續激發團隊的熱愛 首先,讓員工成為粉絲。每一位小米員工入職時,都可以領到一臺工程機,要當作日常主機使用;其次,讓員工的朋友也成為用戶,每位小米員工每月可以申領幾個F碼(F碼,Friend Code,朋友邀請碼,在小米網上的優先購買資格),送給親朋好友,讓他們也使用起來;最后,要和用戶做朋友。 對于使用自己的產品,很多傳統企業是兔子不吃窩邊草。在小米,我們甚至開玩笑說“讓丈母娘也要用好自己的產品”。 其次“去KPI化”。小米內部確實是沒有KPI的。但是沒有KPI,不意味著我們公司沒有目標。小米對于這個目標怎么分解呢?我們是不把KPI壓給員工,我們是合伙人在負責KPI的。但我們定KPI來講,都是定一個數量級,比如說今年要賣4000萬臺,不會去約定如果你完成A檔、B檔、C檔,我就給你一個什么樣的獎勵。我們銷售團隊今年定了4000萬,突然間干到了5000萬,然后立刻拿出一筆錢給大家發了去馬爾代夫度假?我們不會干這樣的事情。在定KPI的時候,其實更多是來判斷一個公司增長規模的階梯,我到底到了哪個階梯上,因為我們把這個信息測算清楚以后,要分配調度資源。 相比結果,小米更關注過程。員工只要把過程做好,結果是自然的。 八、大方向清晰,偶爾偏離或減速都不怕 我們內部面對產品需求有長期、中期和短期的定義。長期開發方向雷總每1~2個月會和團隊溝通約定,中期和短期基本就是在和用戶互動中,碎片化產生,這個過程也會反過來修正我們設定的長期目標。 小米的工程師,2~3人組成一個小組,給他們自主權,在和用戶交流中,有30%的項目自己就定義開發了。過去也確實出現過,有用戶天天圍著某個工程師,后來開發了看起來并不是很急需的功能。但我們整個項目都是每周更新,迭代很快,出錯了的方案也不要緊,過兩周就改對了。 九、把事情做到極致,把自己逼瘋 如何把產品做到極致?不要迷信大師,也不要迷信靈感。所謂大師或靈感只是指出了正確的方向,其實才剛剛開始!極致的產品背后都是極大的投入,都是千錘百煉改出來的。牛逼的背后都是苦逼! 很多用戶第一次拆開小米手機的包裝盒都很驚艷,極其簡約又有很高的品質感!他們會把包裝盒保留下來當收納盒。 實際上,但就是這么一個包裝盒。整個設計團隊歷時6個月,經過30多版結構修改,上百次打樣,做了一萬多個樣品,最終才有了小米手機包裝盒令人稱道的工藝和品質。一般廠家做一個包裝盒的成本通常是2~3元左右,而小米的包裝成本將近10元,但我認為這個投入非常值得。 十、讓員工有參與感、成就感 1、參與感 小米服務質量的不斷改進,正是來自一線員工在具體工作中一點一滴的建議。為了持續推動這種改進,我們決定開發一個產品,這就是小米服務體系的“點滴系統”。 點滴系統專門開發了手機端的APP,我們的服務體系員工都可以在點滴系統上提出自己的建議。每個人都能看到別人的建議,評論它,給它打分,點贊。好的建議,不用通過什么會議,直接通過點滴系統提交,只要運營小組有超過3人點贊同意,就意味著建議已經被采納并會在實際工作中推進實施。 點滴系統充分地調動了我們服務體系一線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一旦建議被采納,就會發米兔、配件等獎勵員工。他們深刻地感受到小米服務工作的成長正是源自他們每一個人的點滴智慧的積累。 2、成就感 我們讓員工和用戶通過論壇零距離接觸,做得好的功能得到用戶表揚,團隊自然很開心;當一個產品經理和工程師負責的功能被用戶吐槽甚至大罵的時候,不用開會不用動員,他們自然而然地會加班加點,全力去改進。 我們在內部設置了“爆米花獎”,根據用戶對新功能的投票產生上周做得最好的項目,然后給員工獎勵。獎品就是一桶爆米花,以及被稱為“大神”的榮譽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