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最近,進行大的挑戰都只是少數人的權利。從歷史上看,大挑戰意味著巨大的支出,以及數十年的賭注。優質的人才隊伍要求在招聘培訓的基礎上,隨著技術的進步不斷付出。但隨著眾包工具的興起,整個玩法都改變了。
技術讓公司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發展,小群體也能產生大影響,一隊充滿激情的創新者能在瞬間改變數十億人的生活。
有四位企業家就利用技術打造了數十億美元的公司,改變了整個世界,他們是維珍集團創始人Richard Branson,亞馬遜CEO Jeff Bezos,特斯拉CEO Elon Musk和Google CEO Larry Page。
根據與這些人及其他人士的訪談,我們可以提煉出他們成功八大策略。
1.勇于冒險,但要減少風險
Richard Branson所做的每件事都風險重重。他的維珍集團像一個競爭性的生態系統,他會讓有些公司活著,有些死去,而且總是不斷嘗試。
他會迅速迭代自己的想法,也會快速中止失敗。盡管Branson創立了成堆的公司,但他也會擺脫一些不為他工作的公司。Branson明白,風險消減十分重要。
“看起來企業家對風險的容忍度很高,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一句話是,避免出現不利情況。我認為這應該是多數企業家應該了解的。”
進入航空業,對Branson來說也是一次大膽的舉動,但當時波音公司允許他在12個月后把飛機還回去。Branson表示,這意味著:“我可以把一只腳放進水里試試深淺,了解人們是否喜歡航空公司,即使結果不滿意,我也不至于把一切都弄砸。”
同時,他也能勇于面對其他同事,因為無論如何都能確保他們還有工作。“避免不利情況至關重要,采取大膽措施,但要確保出錯時仍有出路。”
2.快速迭代試錯,直到正確為止
Jeff Bezos很忙,他不喜歡小修小改和溫和的前進。他喜歡做一些大規模改變,滿足客戶長期的需求和想法。
作為亞馬遜的CEO,他明白,成功的唯一途徑就是不斷實驗。他知道這種方法有時會造成很大的失誤,但他認為,“失敗是發明不可或缺的部分,無法選擇。”
他公司的員工也認同早期失敗并不斷迭代,直到成功實踐這種方法。
“如果這種方法有效,我們失敗的規模會比較小。多數的實驗都從小事開始。如果我們所做的是用戶真正需要的,我們會全力以赴,而成功的收獲也十分可觀。”
3.用激情與目標驅動
對Elon Musk來說,沒什么比激情與目標更重要的了,除了特斯拉,他還有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和SolarCity這兩家公司。
“我之所以進入火箭,汽車和太陽能領域,不是因為它們存在很大機遇。我只是認為,要做出改變,必須做些事情。我想對社會產生影響,我想創造一些比以往更好的事物。”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