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這么一個不計個人得失、樂善好施、關心人、幫助人開的店,生意怎能不好?
門市是生存在激烈動蕩的市場上的一葉小舟,要想讓它能經得起風浪,就必須有良好的基礎——尊重顧客,以人為本。
1、要有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充分認識到人的重要性,知道自己的存在離不開人的支持。
2、把“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體現在行動中。
(1)處處為消費者考慮,降低顧客購買成本。
①降低顧客購買的時間耗費。
見顧客來了,馬上停止一切與接待顧客無關的活動,比如打麻將、訓小孩、吃飯等。
②降低顧客購買的體力耗費和精神耗費。
有的門市所處的位置、環境不好,拐彎抹腳,黑咕隆咚,顧客得小心翼翼,邊走邊探路,精神高度戒備,既浪費時間,又耗費體力、精神。門市必須通過一定的措施對此做一下改變。因位置不太好變動,可考慮在門市附近的通路上安裝燈泡,為顧客提供方便。
③降低顧客購買的貨幣成本。對于在社區附近的小門市而言,因為他們更大程度地為社區居民提供了方便,商品的價格一般都比較高。這些門市可在原來的基礎上,縮短進貨渠道,降低商品的銷售成本,繼而降低顧客購買的貨幣成本,在為顧客提供方便的同時,向顧客提供“實惠”。
(2)樂于助人,加強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提升自己在他們心中的形象。
二、貨真價實
有許多企業都把貨真價實當作它們的企業標語、宣傳口號,可見商品質量的高低和價格實在與否在企業營銷中的重要性。
門市在市場上的地位逐漸降低,并在市場上與超市、便利店相比缺乏競爭力,除地理位置、購貨環境、規模等方面的影響之外,假貨多,價格偏高也是顧客冷落門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不知道從何時起,周圍的人們都不愿去門市買東西了,除非一些必須馬上就用的小生活用品或小食品,如筷子、牙膏、冰淇淋等,而一些如洗發水、化妝品之類的東西無論怎么著他們都不會去購買,問其原因,他們說“很簡單,門市里賣的這些東西大多都是假貨,即使有的門市不是假貨,但我們總是感覺不放心,有種心理壓力,所以寧愿跑遠一點,花較多的錢到超市或影響力較大的商場購買我們需要的商品”。
超市、便利店的商品價格之所以高,是一切其管理費用及其他消耗大,而門市因其大多是個人經營,管理費用要比他們少好幾十倍,如果其商品的價格再和超市、便利店的一般樣,可想而知,消費者選擇超市、便利店,也不會選擇你。
由此可見,門市要想改變自身不吸引人的局面,經營的產品就必須真,銷售價格就必須實,只有這樣,才會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才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一席之地。
1、正確認識“貨、真、價、實”和“貨真、價實”的含義,了解其在經營中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