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減公司注冊程序引發的熱議
【創業網Cye.com.cn】小米手機創始人雷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宗慶后可沒楊寶通那么有耐心,在剛剛結束的兩會期間,他們都曾抱怨過于繁瑣的注冊、審核程序。新一屆政府總理李克強在談到大部制改革時也說,辦個事、創個業要蓋幾十個公章,這既影響了效率,也容易有腐敗及尋租行為,損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必須從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入手來轉變政府職能。
3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商事登記若干規定》正式實施,以立法的形式結束了自《工商企業登記管理條例》頒布31年來,工商注冊需要“過五關斬六將”的折騰史。有了這一規定,工商注冊不需要驗資、不需要地址審核、不需要資質審批,免交注冊登記費。如果創業者想要在深圳注冊新公司領取營業執照,這個程序簡單到只需要:幾個股東,簽一個公司章程,有一個住所。
事實上,早在2012年4~5月間,珠海市橫琴區、佛山市順德區和東莞就分別以政府文件、政府規章的方式試水商事登記改革。3月21日,上海工商局浦東新區分局宣布創新創業人才在臨港可“零首付”注冊公司。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為這次改革鼓掌。最多的反對意見來自深圳注冊會計師協會,他們甚至還去市政府、法制辦抗議。因為注冊資本認繳制、年檢不用提交驗資報告,改革至少改掉了會計師事務所1/3的業務。
拿著完整、合法、嶄新的各類證明公司正式成立的證件,楊寶通仔仔細細看了一遍,“每一張都有用”,他認為這些審核都是必要的,“拿注冊住址來說,萬一騙子跑了呢也能找得著。”他認為問題在于代理公司魚龍混雜,本身很多行為不能拿到陽光下。
以注冊資本為例,目前國內大部分地區實行注冊資本實繳制。這意味著,創業者有10萬元的本錢,就只能注冊做10萬元的生意。在規定的時間內,這10萬元的注冊資本需要被打到一個指定賬戶“到位”。
一直關注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的南方智庫民間觀察員肖功俊曾說,目前實行的注冊資本實繳制,已經成為一種“形式主義”,因為創業者可以通過諸多灰色途徑,來解決注冊資本的問題。
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應集思廣益
“因為我國現行的商事登記制度嚴入寬管問題較為突出,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全國人大代表黃琨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帶來了《關于全面推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的建議》。他認為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前置審批手續較多;二是將經營范圍作為登記事項,并禁止商事主體超范圍經營;三是登記后存在工商、稅務、質監以及行業主管部門多頭監管、監管不到位等問題,這都不利于商事主體的自主經營和健康發展。
據了解,在誕生了很多知名創業公司的美國,注冊公司只需提供一人股東或兩個以上股東護照或身份證(18歲以上)復印件;提供3個美國公司名稱,經美國公司注冊登記機構核名如無重復則可申請;提供申請美國公司其公司主席、總裁、董事長、秘書、財務主管姓名;申請注冊美國公司每個股東所占的股份比例。
黃琨建議,要繼續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內容:一是要大力推行注冊資本認繳制度,不再登記實收資本、收取驗資證明。除了法律法規規定的特定行業外,零資本即可注冊公司;二是實行登記注冊與許可經營項目審批分離。經營范圍除許可經營項目需憑批準文件外,一般經營項目可以自主經營;三是實行住所與經營場所分離的登記管理制度,允許“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四是取消個體戶工商登記制度。個體工商戶在辦理稅務登記后即可從事商事經營活動。
楊寶通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想創業的人并不會覺得注冊公司多么麻煩,這都是為了合法運營,成立后的業務才是關鍵。”他想了想又說:“如果能再簡化一點,讓創業者把更多的心思放到經營上,憑這一點就能創造一個好的創業環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