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爬滾打,夢想成真
“你喂那么多兔子,看你的毛賣給哪個喲?”村民們都以為身邊這個年輕人瘋了,最初本來就不太支持的家人也開始埋怨他投資失誤,把錢打了水漂,可是楊成靜依舊我行我素,按著自己原定計劃,一步一步地實施,執著地做著自己的兔子夢。
2005年夏天,楊成靜正在起步的種兔場就迎來了第一次風波,小兔子們天天拉稀,每天都要死去1-2只,那時候真是心疼心慌又心虛,他自己又不太懂,翻書查資料,此時的楊成靜真正感覺書到用時方恨少。通過反復對比小兔子的癥狀,終于找到元兇原來就是常見的慢性兔瘟,通過對癥下藥,終于讓小兔子起死回生了。
吃一塹長一智,從那以后,楊成靜有意識地與雅安和洪雅等地的養兔場互通信息,相互交流,并聘請了四川農業大學的專家做技術指導,避免養殖的盲目和技術的盲區。
默默無聞的努力、科學精細的執著,經過兩年多的打拼,楊成靜的興達種兔場已經達到占地面積10畝,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兔籠1500個,建有長30m,寬10m標準養兔舍,分類養殖的優良種兔1200只,年出售幼兔4000只以上,并將10畝荒地開辟為草場,年收入達到10多萬元。
一座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的興達種兔場展現在了大家面前,同時也終于圓了楊成靜的兔子夢。
回報鄉親,示范帶動
早在2004年楊成靜創業之初,他不僅自身養殖,而且積極向村民推廣發展長毛兔養殖并出任技術顧問,在他的帶動下,該鎮農戶的養兔熱情高漲,當年就發展了12家養殖戶。
從那時起,仁興山上就多了位帶動大家養兔致富的技術能手,作為養兔協會會長楊成靜,他不僅無償向其他農戶傳授養殖和管理技術方法,甚至還幫助村民分析兔業的投資理財風險等。如今的他,已經先后帶動了周邊100多戶農戶加入了長毛兔養殖,養殖數量超過2萬只。
“整長毛兔就是巴適,在家門口就能‘尋錢’,還能照顧好家庭,比單純外出務工強多了!”大木河村黨支部書記劉仲興就是養殖長毛兔的忠實“粉絲”,他給筆者掰著指頭算了算:“你想想看,小兔兒以吃草為主,每年吃飼料60斤,約60元,加上防疫等其他成本,大約70元,長毛兔每年剪毛5-6次,能剪毛1公斤左右,一只長毛兔每年收益50元,一個家庭飼養400只,每年僅剪毛就能獲純利2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