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收緊綜合授信 小企業喊“渴”
“2008年上海銀行界小企業金融服務洽談會”昨日在滬上開幕 昨日,“2008年上海銀行界小企業金融服務洽談會”在滬上開幕。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銀行明顯收緊了曾經主推的“綜合授信”業務,不但審批條件更加嚴格,而且要對企業綜合授信額度中尚未充分使用的資金收取管理費。這讓很多小企業感到困惑不解。
小企業渴求綜合授信額度
在昨日的洽談會現場,上海久美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賴先生幾乎將會展上所有的銀行轉了個遍,都沒得到令他滿意的答復。
賴先生的企業屬于貿易型企業,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幻,意味著他必須及時調整進口的商品,這要求流動資金必須足夠充裕。“因此我們很需要銀行給一個綜合授信額度,這樣能隨時調用這筆錢”,賴先生說。
實際上不僅是貿易型企業,很多上海地區生產型小企業,為適應市場競爭,常常需要迅速調整生產,因此對綜合授信的需求很高。去年,滬上商業銀行為滿足中小企業的這種需求,紛紛推出或優化了綜合授信業務,主要的宣傳點即“企業一次審批,資金隨時動用”,以滿足企業對流動資金的需求。
審批收緊 閑置資金收管理費
這種情況在今年發生變化。在額度緊張的時期,銀行的 “綜合授信”不再單純考慮企業自身的資質,而更看重銀行能從綜合授信業務中獲取的收益。
一與會銀行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必須提高單筆資金的使用效率。方式不僅是對利率10%至100%的提價,還包括對企業綜合授信額度中尚未充分使用的資金的管理費。
“銀行不僅需要看銀行的抵押、質押物價值如何,還需要企業提供資金具體的用途說明。”平安銀行中小企業業務部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他表示,部分企業不理解為什么要為綜合授信額度額外支付管理費,但現在就是這么規定的。
在昨日洽談會現場,交通銀行有關工作人員對咨詢企業主建議說,不妨申請單筆授信,這樣僅需要承擔利息,相對的審批手續也更簡單。
綜合授信概念
綜合授信是指銀行在一年內給予企業一定額度的本外幣綜合性融資業務。授信額度一次性審批,企業可在規定的業務品種、期限和額度內循環使用。
流動性收緊下的必然矛盾
令賴先生等一些小企業主無法理解的是:“我們的抵質押物資產如果高達100萬,還不能沒有附加條件地獲得一筆50萬的綜合授信?”
這也不能全怪銀行 “貪利”。今年年初,央行明確要求各商業銀行今年新增信貸規模增幅不得超過去年水平,這意味著今年商業銀行新增的貸款額度定在3.6萬億元以內。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國內銀行業機構新增貸款額已超過原月度分解計劃目標,未來銀行信貸贏利壓力更大。
在銀行看來,很多企業由于財務管理比較混亂,常常對資金的使用缺乏計劃,對資金的使用機動性很強。很多企業在申請了綜合授信之后,有部分資金被閑置了較長時間,造成了銀行資金浪費。
“在流動性被收緊后,這種矛盾可能會長期存在!币汇y行內部人士認為。
中小企業的心聲:我們需要什么樣的金融產品?
|